虎門名起由來 虎門,象形地名,原指珠江口上大、小虎二山。 大、小虎山,又名虎頭山,俗稱虎頭門。據《廣州府圖經志》:“東莞縣西南大海中,有大虎、小虎,二山相次,若虎踞之狀,故名虎頭門。” 虎頭門在宋代曾稱秀山,末代皇帝趙丙曾流亡至此。陳伯陶引《方輿記要》:“宋景炎二年,元將劉深攻帝於淺灣,張世傑戰不利,奉帝退保秀山。明廖永忠下東莞,次虎頭關即此。”明末張二果《東莞縣誌》曰:“二山對列,束隘如門,軒昂頭,隱若虎距,潮汐出入,勢甚雄激,南控零丁,為省城門戶。” 清初,虎頭門簡稱虎門。康熙年間,邑令錢以塏在《嶺海見聞》有記:“莞治西南五十五里巨海中,大虎、小虎兩山對峙名曰虎門。滇黔交桂,百粵諸流胥納焉,天之陽氣從此而入,淮南子所謂陽門也。其內有獅子雄峰,犀西巨軸,聳立抉胥,相為犄角,其前有武山,橫檔並列左右,武者雄猛威武,橫檔者橫立海上,獨當其衝,於虎門均有藩屏捍衛之功焉;至如海南柵、南沙、寧洲諸島,從海擁起,隨波漂盪,或沉或浮,儼如八陣魚腹,排列截流,以壯形勢,其外則合闌龍穴,零丁諸洋,南出佛堂,東臨碣石,控馭諸番;諸番入貫往來出入,必經於此,故虎門為全粵之門戶,實為滄海之大觀也!” 康熙十六年(1687年),虎頭門寨移遷石旗嶺下(今大人山),嘉慶十五年(1810年),建署虎門水師提督,統管全省水道軍防。從此,虎門寨城內外水陸之域統以“虎門”稱謂。 附記: 虎門今地,古為海隅,秦漢時產海鹽,稱靖康鹽場。清初鹹鹵日稀,又以蓮花山溪流所匯之處,稱“蓮溪”。(按:靖康,蓮溪均包括今之長安鎮)。
虎門名起由來 虎門,象形地名,原指珠江口上大、小虎二山。 大、小虎山,又名虎頭山,俗稱虎頭門。據《廣州府圖經志》:“東莞縣西南大海中,有大虎、小虎,二山相次,若虎踞之狀,故名虎頭門。” 虎頭門在宋代曾稱秀山,末代皇帝趙丙曾流亡至此。陳伯陶引《方輿記要》:“宋景炎二年,元將劉深攻帝於淺灣,張世傑戰不利,奉帝退保秀山。明廖永忠下東莞,次虎頭關即此。”明末張二果《東莞縣誌》曰:“二山對列,束隘如門,軒昂頭,隱若虎距,潮汐出入,勢甚雄激,南控零丁,為省城門戶。” 清初,虎頭門簡稱虎門。康熙年間,邑令錢以塏在《嶺海見聞》有記:“莞治西南五十五里巨海中,大虎、小虎兩山對峙名曰虎門。滇黔交桂,百粵諸流胥納焉,天之陽氣從此而入,淮南子所謂陽門也。其內有獅子雄峰,犀西巨軸,聳立抉胥,相為犄角,其前有武山,橫檔並列左右,武者雄猛威武,橫檔者橫立海上,獨當其衝,於虎門均有藩屏捍衛之功焉;至如海南柵、南沙、寧洲諸島,從海擁起,隨波漂盪,或沉或浮,儼如八陣魚腹,排列截流,以壯形勢,其外則合闌龍穴,零丁諸洋,南出佛堂,東臨碣石,控馭諸番;諸番入貫往來出入,必經於此,故虎門為全粵之門戶,實為滄海之大觀也!” 康熙十六年(1687年),虎頭門寨移遷石旗嶺下(今大人山),嘉慶十五年(1810年),建署虎門水師提督,統管全省水道軍防。從此,虎門寨城內外水陸之域統以“虎門”稱謂。 附記: 虎門今地,古為海隅,秦漢時產海鹽,稱靖康鹽場。清初鹹鹵日稀,又以蓮花山溪流所匯之處,稱“蓮溪”。(按:靖康,蓮溪均包括今之長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