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孤獨小小小
-
2 # 三匯文學1
我讀小學的時候,那時候語文書上有魯迅先生的文章,當時我就特別喜歡他的文章。
不僅是因為他篇篇深刻辛辣入骨的文章,同時還有他如同他文字一樣的人格,使得他不但成為一個文學家,更是以引領著時代潮流的偉人。
從以前看書我瞭解到魯迅十三歲的時候是居住在紹興東昌坊口附近,那時候他聽聞爺爺犯案,整個家庭頃刻間天崩地裂,魯迅為了躲避人們的非議,不得不離開家鄉出門躲避,作為長子長孫,他的感受最為深刻,也過早的接受了、感受到了世態炎涼和人情冷暖,以至於他成為作家後,把人間的虛偽、殘酷、不平等還有黑暗面,都直接表露了出來。
魯迅的小說寫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沒有離奇的故事,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卻充滿了無窮的藝術魅力.這種魅力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他對人、對生活的細緻入微的描寫和對人的內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畫帶來的.這需要高超的藝術功力.讀魯迅的小說,時時有一種“發現的喜悅”.畫面是普通的畫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我們卻在這麼普通的畫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隨時都能注意到我們平時注意不到的特徵,覺察到我們平時覺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動.正是由於這種細緻入微的描寫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畫,使魯迅小說的藝術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徵.在青年時期,我們涉世不深,對人生還沒有更多的親身體驗,魯迅小說是作為一個整體進入我們的感覺世界的,但在我們感覺到的人物和畫面中到底潛藏著多麼豐富的內涵,我們還不可能盡數感覺到,隨著我們社會經驗的增加和人生體驗的深化,這些人物和畫面的內涵就會不斷從中生髮出來.為了揭示不同生活畫面和不同人物命運的不同的意義,魯迅的小說結構是多變的,幾乎一篇有一篇的樣式,一篇有一篇的寫法.《狂人日記》與《阿Q正傳》不同,《孔乙己》與《白光》不同,《故鄉》與《祝福》不同,《孤獨者》與《傷逝》不同.不僅結構樣式不同,音調節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麼的單純而又冷峻,《傷逝》則那麼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魯迅的小說是小說,也是詩,意境幽深,外冷內熱,其運用民族語言的功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在寫作《吶喊》《彷徨》的同時,魯迅還創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前者出版於1928年,後者出版於1927年.如果說《吶喊》《彷徨》中的小說是魯迅對現實社會人生的冷峻的刻畫,意在警醒沉睡的國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則是魯迅溫馨的回憶,是對滋養過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懷念.幼時的保姆長媽媽,在備受歧視的環境中給予過他真誠的關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羈的老友範愛農,給過他無限樂趣的“百草園”,吸引著他的好奇心的民間戲劇和民間娛樂活動……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這個險惡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們,滋養了魯迅的生命.這些散文,把抒情、敘述、議論結合在一起,有時如平靜的港灣,有時如波濤翻滾的大海,有時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時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態,體現了魯迅散文創作的藝術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淨細緻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詩則呈現出迷離恍惚、奇詭幻美的意境,它們像一團團情緒的雲氣,在空中旋轉飄蕩,變幻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形狀.魯迅內在的苦悶,化為了夢,化為了超世間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國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朵奇葩.魯迅曾對別人說:“我的哲學都在《野草》裡.”魯迅最內在的情緒體驗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透過這種奇特的藝術手段傳達出來,魯迅的藝術創造力是驚人的。
-
3 # 九峰山人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是中國二十世紀的文化巨人,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蜚聲世界文壇。他在小說、散文、雜文、現代詩、舊體詩、名著翻譯、古籍校勘以及現代學術等諸多領域有巨大貢獻。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是這樣評價魯迅的:“魯迅是中國文化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後來把樟壽改為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1918年首次用魯迅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以後,參加《新青年》雜誌社工作,成為新文學運動的旗手。20年代陸續出版了《吶喊》《墳》《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篇》等專集,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
總之,魯迅具有傑出文學影響力、深遠的政治影響力,是中國文化的偉人。
-
4 # 浙江湖州羅林
選中國的十大文豪的話,魯迅先生是完全夠得上排在第一的位置。這應該是毫無疑問的事。在現代中國的文壇上,是誰發表了第一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把批判的鋒芒直接指向了統治中國二幹餘年的封建制度,指出了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在封建和半封建的殖民地的中國,廣大勞動人民處在黑暗制度的統治之下過著被欺凌被侮辱,被壓迫的奴隸般的生活,正是魯迅先生深刻地揭露了廣大農民及小知識分子的痛苦現狀。無論是祥林嫂,閏土,阿Q,單四嫂,及娟生,子君等等盡找不到生活的出路在那裡。
魯迅先生在揭露黑暗中國的現狀既深刻又充滿著對下層勞動者的同情!指出了“掀翻這吃人的筵席,毀壞這廚房"!從沒有路的地方,尋找開闢出一條路來,讓人們走到光明的地方去。魯迅還表示了願作人民大眾的“牛"!吃的是草,奉獻給人民的是熱血。為了國家與人民的利益,“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是身體力行的。在舊時代那一位作家把眼光投向勞苦大眾?充塞於文化文學中的大半都是些才子佳人,偵探冒險,奇俠大盜,黃流下作,卿卿我我之類傳奇故事。正是魯迅先生的《吶喊》《傍徨》兩部小說集,指明瞭文學的方向。文學是為社會服務的,不是供上層社會老少爺們酒後飯餘消遣的。文學必須為勞苦大眾獲得翻身解放服務!
為了中國文化事業的進步,魯迅先生寫下了《中國小說史略》,這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的有關小說的歷史編著,直到今天仍不過時。
為了繁榮祖國的文學事業,魯迅翻譯了俄國文學名作《死魂靈》。出版了外國名家的短篇小說集,倡導了中國的木刻版畫等文化上的各項工作。
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不僅影響促進了中國現代文學事業的發展,而且由於魯迅小說的藝術上的簡潔風格,手法上的創新,獲得了世界各國讀者的好評。魯迅的作品曾享譽中外,就憑這些,魯迅先生是近現代的文化偉人!“文豪"這一稱譽,非魯迅莫屬!
-
5 # 大悔憶智周
首先,魯迅的思想是先進的,有許多我們今天才發現和認識的東西,魯迅早就發現、認識了。
僅舉文學手法為例:
魯迅的時代,最先鋒前衛的,是現代派文學,很多人看不懂。與魯迅同時代的施蟄存先生寫的意識流小說《梅雨之夕》,幾十年過去,到今天讀懂的人才越來越多,才被發現是文學精品,入選大學語文。施蟄存先生夠先進,先鋒了吧?可魯迅那時候已經在無師自通地用現代派之後的今天還是先鋒前衛的後現代手法寫小說,他的小說集《故事新編》居然已經一派周星馳無厘頭,惡搞、價值解構!周星馳電影那樣的情節和臺詞,在《故事新編》裡遍地都是。
其次是魯迅的天才,不止文學,他還是頂尖的設計師,民國國徽他參與設計,他設計的北大校徽抽象卻又形象,簡單卻又豐富,至今無人超越。
魯迅這樣的人中鱗鳳,實在多乎哉?不多也,就那麼幾個。
其三是魯迅目光敏銳,看穿一切罪惡和醜陋、看穿人性,雖然由於他的身世,他年少的遭遇讓他有些偏激,但文學難免偏激。
其四是他的語言,格言一樣精警,半文言、標準的書面語言——雖然他反文言。魯迅的語言又是充滿形象思維和幽默感的。文學是語言的藝術,魯迅的語言可以列入最文學。
其五是魯迅睜眼看世界,向世界文學吸取經驗。魯迅曾和周作人合譯《域外小說集》;中國現代第一部白話小說、魯迅的《狂人日記》就是直接學習俄國果戈裡的《狂人日記》的作品,魯迅還翻譯了果戈裡的名著《死魂靈》。
其六是魯迅的獨立思考,這是一個傑出的文學家最根本的條件,否則他們不可能帶給世界新的認識。
-
6 # 楂楂紅
魯迅,二十世紀初,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之一,一部《狂人日記》開拓了白話文的先河,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是第一個把女人比喻成鮮花的天才。
他的文章,文字精練,文意簡約;但內涵豐富,通俗易懂。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都能品鑑箇中滋味。
他的文章,嬉笑怒罵皆成篇,酸甜苦辣釀成文。事件的敘述,小到雞毛蒜皮,大到行刑現場,描述精當,讓人過目難忘。人物的形象,貨郎乞丐凡夫俗子,貴族老闆錦衣玉食,讀來呼之欲出。文章情感令人隨之跌宕起伏,或憐,或憂,或捧腹,或切齒。
他的文章如匕首似投槍,嘲諷抨擊歌頌美贊,盡其及所能事,罕暢淋漓,快活人心。在那個時代,有如此素養,如此膽略,如此境界者,舍魯迅還有誰。
就是現在看來,他文章的高度,也令我等高山仰止,望其項背。被評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受之——無愧。
-
7 # 如若天風
《自由體詩》
——(論一下,十大文豪)
每人心中十大豪,自我評價是最高。
別人言語驚不動,豈可隨波去滔滔。
回覆列表
魯迅是第一個真正看到中國幾千年來骨子裡的劣根性的人。無論屈原、李白、杜甫或者其他都沒有他那樣將華人骨子裡的病看出來。很多作家都只看到事物的本事,而沒有從根源,從骨子裡去診斷。所以魯迅的偉大就偉大在他喚醒了華人的心。魯迅的風采永遠不會消失,因為中國的歷史永遠不會消失,人性本身的東西永遠都存在。兩千年了,人性可曾變化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