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儒家都是講究仁義禮智信。
6
回覆列表
  • 1 # 相思非酒歲月成空

    為什麼我不認為是儒家文化壓制了中華民族的尚武精神呢?

    因為在真正的儒家文化裡面,是不排斥尚武精神的。

    儒家有君子六藝,這六藝指的是禮、樂、射、御、書、數!

    其中的射指的是射箭,御指的是駕車,孔子將這兩門作為儒家弟子的必修課。

    另外,孔子還說過一句話”王道復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猶可報也!

    試問一下,難道這樣的孔子不尚武嗎?這樣的儒學不尚武嗎?

    中華民族的尚武精神真正被壓制,是從宋朝開始的。

    在宋朝之前的唐朝,流行的是“寧為百夫長,不做一書生。”

    而在宋朝就成為了“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真正閹割壓制中華民族尚武精神的是宋朝的統治階級。而並非單單的一個儒家文化。

    宋朝實行的是重文抑武的政策,為了怕百姓推翻自己的統治,所以才閹割壓制了民間的尚武精神。

    以上觀點僅代表本人,若有不足,還請斧正!

  • 2 # 東風一起千帆動

    儒家思想非但不是壓制中華文化尚武精神的原因,反而恰恰是中華文化能夠保持尚武精神的原因!

    一個民族尚武精神的消亡,首先是安逸的日子過多了,進取心尚武意識自然慢慢就消亡了,古代的羅馬帝國如此,現在的英德法日也是如此。

    其次中國尚武精神被壓制,更多的是專制皇權的壓制,尤其是外來政權的壓制。

    而儒家提倡的忠孝義勇,捨身取義,殺身成仁,使得華夏民族在危亡之際,能有無數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為國家民族獻身,這是中國能不斷崛起的根源,縱觀世界歷史,沒有哪個民族有這麼多人肯為民族犧牲的,更沒有哪個民族能多次崛起!元清兩代能夠接受漢化,不是什麼真的傾慕漢文化的先進,而是妥協的產物!

    另外為什麼抗戰時期川人如此血性?就是因為當時四川成年男子幾乎都參加了用儒家思想組織的袍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之後儒家徹底被批臭了,新生代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微乎其微,偽娘小白臉也開始大行其道了!

  • 3 # 螞蟻撼大樹364

    儒家思想以柔穩見長,以和為貴,這一點與中華文化尚武精神異曲同工,皆有強身健體、明智固邦之意。中國上下五千年,歷朝歷代在儒家思想的薰陶下,不僅對崇尚武學之士進行鼓勵扶持,同時也加以引導,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絕不恃強凌弱,要以武修身、以德為尊,任何暴力行徑都不是尚武精神所推崇的。

    《精武門》 、《太極張三丰》、《關雲長》等影視及太極、八卦等武學經典是儒家思想與尚武精神的完美結合,其以柔克剛、運精形氣之術不僅展現了儒家思想的雅,也透顯出尚武精神的氣。

    時至今日,我們要去偽純真,從儒家思想和中華文化尚武精神中尋找到華人的錚錚骨氣,不驕不餒,有禮有節,剛柔並濟,推動中國文化更加繁榮。

  • 4 # danyboy

    先給個答案:當然沒有。

    但這個問題不是簡單回答了“沒有”之後就完事兒,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對古人的尚武精神予以壓制的是法家

    《韓非子》裡說的好: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在這句典型的法家話語裡,儒和俠是作為並列對稱的兩個詞出現的,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對法家所建立的社會秩序構成了挑戰,其中,儒家是透過思想,俠客透過武力,共同破壞了法家所維護的秩序。

    眾所周知,古代的法家和今天的法學沒有任何關係,古代的法家是一種原始的管理學,強調透過暴力工具來維護社會秩序,嚴懲對社會秩序造成破壞的人。

    俠客,未必是後代所說的那種武林高手,而是透過廣交朋友、豢養賓客,建立私人武裝的方式,對法家進行挑戰;

    儒家,則是透過宣揚人道主義,也就是仁義,強調個體的獨立自主(君子),對現存秩序不盲目順從,從而對法家進行挑戰。

    因此,在古代,對所謂“尚武精神”進行壓制的是法家,而儒家則像思想界裡的俠客一樣,對法家進行了反抗。

    第二,儒家核心思想與所謂的“尚武精神”具有相輔相成的特點

    其實,中國古代的尚武精神很少體現在個人身上,不是說沒有,而是說不推崇個體的蠻力、棍棒的哲學,這在早期中國就已經被揚棄了。中國傳統上更講究群體的武力,也就是軍事、兵法;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講究王朝的開疆拓土,“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是以武名世的,但他們可不是什麼武林高手,即使項羽這樣的“萬人敵”,也是對學習兵法要高於學習舞刀弄棒。

    所以,今天流行的武俠,其雛形就是《水滸傳》,演變到了清末才逐漸成型,到了民國近代以後,才臻於完備。這些所謂的武林高手門派,絕大多數(除了極個別在歷史上勉強有所依託)都是近代以來的虛構。

    因此,古代所謂的“尚武精神”主要體現在王朝的精神面貌上,而不是個體的“嘿嘿哈嘿”上。而這一般需要儒家的涵養才可能真正成長併成熟起來。比如,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風華正茂,最熱衷開疆拓土的朝代,而這恰恰是建立在儒家提供了一整套政治哲學、政治理論的基礎上的。

    有人會說,在先秦的時候,各個諸侯國都在互相征戰,這種精神難道不是尚武精神?當然不是了,這種類似於軍閥混戰的階段,和“武”有什麼關係?“春秋無義戰”嘛,武又不是打打殺殺,武是與道義結合在一起的。而道義,則是儒家提供的。

  • 5 # 三上詞話作者

    儒家思想是否壓制中華文化尚武精神?這話如果不是從熟讀子集中比較出來的話,那便是一種跟風表現。儒家思想是一個體系,既然是一個思想體系,它就有一套完整的政治理想,透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來表現,達到“內聖外王”的治國目標實現,不然怎麼能成為中國自漢武帝始,截至辛亥革命的歷朝歷代,基本上作為治國方略呢。如果儒家思想是壓制中華文化尚武精神,漢武為何排斥自劉邦開國以來延續的黃老學說,採納董仲舒的建言,“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遂而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呢?如果儒家思想是壓制中華文化尚武精神,緣何漢武帝一生武備,組建強大的騎兵部隊,直搗匈奴老巢,根治了多少代無窮無盡的邊患呢?如果儒家思想是壓制中華文化尚武精神,自漢代以來,中華民族雖然幾度分分合合,但“富貴不能淫,貧濺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並沒有消失,而且與時並進,更顯得不過時呢?儒家思想是否壓制中華文化尚武精神,存有這樣思想,也許是隻看到了忠孝節義,沒有領會到其中蘊含著以柔克剛的智慧,況且這些還不是儒家思想的全貌,從最初的教義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比如儒家代表人孔子在教學課程設定上就有“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眾,其中“射“,就是射箭技術,而且課目分為五種射技,即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御”,就是駕駛馬車的技術。此兩項內容就是當時軍事訓練的主要科目。又有自古以來興盛“讀書擊劍”之說,那又是為了什麼呢?綜合來看,教為學,射與御,就是為打仗而準備的,故練為戰是判斷有無尚武精神的基本標準。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尚武精神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不管遠古所教化的忠君愛國,還是今天倡導的愛國擁軍,雖然兩者賦予的內容不同,性質不同,但主流文化星火相傳,血脈不斷,激勵新的一代,樹起保家為國的思想,構成不倒的長城,在治定武成中,讓民族興旺,讓人民幸福。

    三上詞話_百度百科

  • 6 # 東南西北20170801

    對中華民族尚武精神影響最大的,我認為主要是兩點:

    1,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出現之前,人們要出人頭地、提升所處的階層,主要是透過“軍功”,在戰爭中,建功立業,加官進爵,封侯拜相。隋唐之後,科舉制度日趨完善,文字考試成為人們進階的最主要途徑,普遍情況下,人們已經不需要透過奮勇殺敵、冒著生命危險來獲得地位的提升和賞賜,而是透過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用於讀書走上仕途,長此以往,在整個社會基層層面,主動的形成了“重文輕武”的認識和局面。

    2,大一統政治格局。中國自秦漢之後,真正意義上的分封封建制度,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始終是以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為主。這種制度,核心內容就是: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內,皆是王臣,整個國家就是屬於一個帝王的,那自然希望天下局勢按甲休兵,止戈興仁。這種情況下,在政治上部層面,也會往“重文輕武”的方向去推動。

    儒家思想,其核心是綱常,對戰爭的定義分為“義戰”與“不義之戰”,對戰爭、武力並不是全盤加以否定。

  • 7 # caoxiaopeng

    其實這一定是有些人的誤解,也一定不排除有各別人的別有用心。為什麼呢?首先說明一個觀點,好人是沒有國界的,同時壞人也是沒有國界的。儒家一般地說,是由知識份子構成的,儒家也不是某一個知識份子就可以代表儒家的全部學說。再者,一個知識份子能夠訣定一個國家的政策走向嗎?比如說,孔子提倡仁,其實說到底就是強調如何做人!我們現實來看,一個社會,首先如何做好人是否非常重要。好人和假人假義也是兩碼事,是不是這個道理呢?它一定就排斥尚武嗎?就如同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公式,用這一公式可以發明先進武器,一個國家用了這種武器來侵略一個國家,你能把這個責任推到一個科學家的身上嗎?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 8 # 冰峰2018018

    真正的儒家文化,不排斥尚武精神。

    以孔子為主要代表的儒家文化,倡導君子六藝,這六藝指的是禮、樂、射、御、書、數!

    其中的射指的是射箭,御指的是駕車,孔子將這兩門作為儒家弟子的必修課。

  • 9 # 劉建國4710

    儒家思想,傳統文化,能壓制尚武嗎??幾千年來至今在發揚尚武精神呀,拳擊,散打,槍炮,各種武朮學校,頂尖殺傷性武器等等,應該是武,只能說誰指揮誰,文指揮武,會穩定一些,武指揮文那會亂世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文中,"何乃"是什麼意思?我記得有一句"何乃太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