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貌岸然
【讀音】
dào mào àn rán
【解釋】
道貌:正經嚴肅的容貌。
岸然:高傲的樣子。
指神態嚴肅,一本正經的樣子。
【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 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黃巾氅服,岸然道貌。”
【結構】
主謂式成語。
【用法】
多用作貶義,用來嘲諷人故意做出端莊、嚴肅的樣子。
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辨形】
“岸”不能寫作“安”。
【近義詞】
一本正經、正襟危坐、裝腔作勢、正顏厲色。
【反義詞】
嬉皮笑臉。
【辨析】
“道貌岸然”和“一本正經”;都形容外表正經莊重的樣子。不同在於:
①“道貌岸然”偏重在“莊重”,多指神態;“一本正經”多指表情、臉色,也指神態。
②“道貌岸然”含有“表面上高尚、尊貴、高潔”的意思,實際上都往往道德敗壞,靈魂醜惡;“一本正經”一般不能表示這種裝模作樣,表裡截然相反的意思。
【例句】
別看他平時總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接觸多了,才發現他其實品質卑劣。
【英譯】
pose as a person of high morals
道貌岸然
【讀音】
dào mào àn rán
【解釋】
道貌:正經嚴肅的容貌。
岸然:高傲的樣子。
指神態嚴肅,一本正經的樣子。
【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 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黃巾氅服,岸然道貌。”
【結構】
主謂式成語。
【用法】
多用作貶義,用來嘲諷人故意做出端莊、嚴肅的樣子。
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辨形】
“岸”不能寫作“安”。
【近義詞】
一本正經、正襟危坐、裝腔作勢、正顏厲色。
【反義詞】
嬉皮笑臉。
【辨析】
“道貌岸然”和“一本正經”;都形容外表正經莊重的樣子。不同在於:
①“道貌岸然”偏重在“莊重”,多指神態;“一本正經”多指表情、臉色,也指神態。
②“道貌岸然”含有“表面上高尚、尊貴、高潔”的意思,實際上都往往道德敗壞,靈魂醜惡;“一本正經”一般不能表示這種裝模作樣,表裡截然相反的意思。
【例句】
別看他平時總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接觸多了,才發現他其實品質卑劣。
【英譯】
pose as a person of high mor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