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30558932451

    主要觀點有: 心靈、自我和社會不是分離的結構 心靈、自我和社會不是分離的結構,而是人際符號互動的過程。心靈、自我和社會的形成和發展,都以符號使用為先決條件。如果人不具備使用符號的能力,那麼心靈、自我和社會就處於一片混亂之中,或者說失去了存在的根據。 語言是心靈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機制 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於人能使用語言這種符號系統。人際符號互動主要透過自然語言進行。人透過語言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 心靈是社會過程的內化 事實上內化的過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動”過程,人透過人際互動學到了有意義的符號,然後用這種符號來進行內向互動並發展自我。社會的內化過程,伴隨著個體的外化過程。 行為是個體在行動過程中自己“設計”的 它並不是對外界刺激的機械反應。個體在符號互動中逐漸學會在社會允許的 符號互動論 限度內行動,但在這個限度內,個體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處世行事。 個體的行為受他自身對情境的定義的影響 人對情境的定義,表現在他不停地解釋所見所聞,賦各種意義於各種事件和物體中,這個解釋過程,或者說定義過程,也是一種符號互動。 存在於互動之中 在個體面對面的互動中有待於協商的中心物件是身份和身份的意義,個人和他人並不存在於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於互動本身之中。 自我是社會的產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動的結果 主我是行動者,客我是透過角色獲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會我。行動由主我引起,受客我約束控制。前者是行動動力,後者是行動方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磁擾的種類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