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844830360530

    符號互動論(也稱象徵性互動理論,symbolicinteractionism)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最初由美國社會學家米德(G.H.Mead)提出,在其1934年發表的《心靈、自我與社會》一書中認為,人類社會生活中的表意行為往往是透過社會互動來實現的,而符號是社會生活的基礎,人類只有透過符號才能實現心靈、自我與社會的互動。

    而對符號互動論進行完備梳理與概括的是米德的學生布魯默(Robert Blumer),他認為,人對社會客體的作用應依據該客體對他的意義,社會客體的意義來自於社會互動,而意義則是在解釋過程中獲得和改變的。布魯默學派把社會互動解釋為符號的直接溝通,人能夠設想他人或群體如何評價個人,即能夠透過扮演經過概括化的他人角色,並相應地解釋情境來決定自己的行為。

    近年來,每到4月1日網友都會自發在社交媒體上悼念張國榮,網際網路上張國榮懷舊潮已經成為了一股經久不衰而又規模巨大的媒介景觀。現在“張國榮”早已脫離了他本來的身份,成為一種符號,指向了一個“完美無缺”的神仙般的偶像人物。 正是透過這樣一種遊離和狂歡,將“張國榮”指向一個在娛樂圈人人尊敬的“哥哥”,一個比女人還要細膩妖嬈的完美男人,一個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最佳代表,一個不與世俗為伍、特立獨行的“神”。

    現在,對於“張國榮”這一個符號,人們已然將其上升到了價值觀層面,個人的“表演”演變為全民一致的社會行為,並在固定的日期對此價值觀加以反覆鞏固夯實,從而形成了一個新的“傳統”。

    這種符號化的過程由大眾媒介首先發起,而隨著網路的普及和自媒體的發展,網民逐漸開始掌握“符號權力”,或附和大眾媒介,或對“張國榮”這一符號進行二次拔高和放大,比如一些“披露”性質的博文,將張國榮和其他同時代明星做比較,以彰顯自己偶像的獨特之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樹怎樣施肥比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