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出泥不染濯蓮不妖

    譯文:

    從前的君子,能夠成就高尚的道德、建立卓越的品行,形體死亡而名不朽滅,是什麼原因呢?那就是學習。

    學習是用來通明精神、暢達思想、和悅情緒、修養品性的手段,是聖人最為看重的事情。人剛出生的時候,矇昧無知,就好像珍寶放在暗室裡,想尋找卻看不出,太陽的光輝一照進去,各種東西都一目瞭然。學習,就是心靈的太陽。所以,從前的帝王都專門設立教官負責對公卿大夫子弟的教育,教給他們六種品德,教給他們六種善行,教給他們六種才能。這三種教育齊備了,人類社會的道德規範也就完備了。

    學習就好像是修整裝飾,器物不加修飾,就無法獲得美麗的外觀;人不學習,也就無法擁有美好的品德。具備美好的品德,才可以妥善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做得美觀好看,才可以供寄給神祇祖先。

    聆聽了黃鐘的聲音,然後才知道叩擊瓦罐所發出的聲音是多麼的細小;目睹了帝王禮服上的繡龍紋飾,然後才知道自己所穿的粗布短衣是多麼的粗劣;接受過學校的教育,然後才知道不學習的困惑。所以學習這件事,就好像是登山,越走越高;就好像是睡眠,越久越充足;回顧學習活動的來由,就遙遠渺茫了,但因為它難而懈怠,這就不僅認識錯誤,而且行為完全不對了。

    倚物佇立而想著到遠方去,不如立即行走定能抵達,舉仰著頭而想追隨鳥兒翱翔長空,不如自己修治翅膀定能實現,孤身獨處而希望獲取智慧,不如努力學習定能達到目的。所以,君子的心靈不隨便幻想,而是一定要努力學習,自身不輕舉妄動,而是一定要追隨老師;說話不信口開河,而一定要廣泛聽取。

    君子對於學習,其堅持不懈的精神,就好像是天空的運轉,就好像是日月的執行,終身勤勉不倦,死而後已。因此,儘管有資質,而無志向,也不能夠建立他的功業。志向是學習的主要,資質是學習的次要。求學的人不擔心才學不富足,而怕志向沒有確立。所以,自古至今致力學習的人成千上萬,不計其數,而有所成就的人卻寥寥無幾。因此,君子一定要確立他的志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裡可以買到花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