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辛棄疾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唐宋詠史懷古詩詞具有如下特徵:
1、“詩”與‘‘史”的結合,即文學性和歷史性的統一
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充分表現出英雄心靈世界的豐富和曲折性,深度開掘出詞體長於表現複雜心態的潛在功能。它不是對歷史本事或事實進行簡單的敷寫或重複,而是史事的文學化,將史事以文學形式中特有的詩的手段,進行重新的理解和架構,最終成為一種不同於歷史的文學樣式。其中又有歷史事實作為憑依,而不是空發議論或單純地抒情。
2、“詠史”與“言志”的統一,即借詠寫歷史表現對現實政治的強烈關注
辛棄疾的詞中歌頌了大批古代的英雄人物,有“悠悠萬世功”的大禹;“隆中臥龍”的諸葛亮;出師北伐感嘆“樹猶如此”的桓溫;有“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石臥山前認虎”的飛將軍李廣;“尚能飯否”的老將軍廉頗等等。作者歌頌這一大批英雄人物,是為了抒發自己的英雄襟懷和渴望為國立功的抱負。可見,詠史是動因,言志抒懷才是最終的旨歸。這類詩歌中所表達的“志”的內容,大多是建功立業的理想,是對國運興衰的擔憂。
3、“古”與“今”的結合,即在時空的跨度上具有無限自由伸展的容量
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此詞雖題為“懷古”,但處處針對現實而發,情懷悲憤激烈,卻含蓄吐出,極盡沉鬱跌宕之致。從中可窺見唐宋詠史懷古詩詞的創作路數,通常先由眼前所見之景物,引發思古之幽情,然後再由憑弔古人引發對當下的時代社會或者自我生存狀態的思考。
從辛棄疾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唐宋詠史懷古詩詞具有如下特徵:
1、“詩”與‘‘史”的結合,即文學性和歷史性的統一
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充分表現出英雄心靈世界的豐富和曲折性,深度開掘出詞體長於表現複雜心態的潛在功能。它不是對歷史本事或事實進行簡單的敷寫或重複,而是史事的文學化,將史事以文學形式中特有的詩的手段,進行重新的理解和架構,最終成為一種不同於歷史的文學樣式。其中又有歷史事實作為憑依,而不是空發議論或單純地抒情。
2、“詠史”與“言志”的統一,即借詠寫歷史表現對現實政治的強烈關注
辛棄疾的詞中歌頌了大批古代的英雄人物,有“悠悠萬世功”的大禹;“隆中臥龍”的諸葛亮;出師北伐感嘆“樹猶如此”的桓溫;有“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石臥山前認虎”的飛將軍李廣;“尚能飯否”的老將軍廉頗等等。作者歌頌這一大批英雄人物,是為了抒發自己的英雄襟懷和渴望為國立功的抱負。可見,詠史是動因,言志抒懷才是最終的旨歸。這類詩歌中所表達的“志”的內容,大多是建功立業的理想,是對國運興衰的擔憂。
3、“古”與“今”的結合,即在時空的跨度上具有無限自由伸展的容量
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此詞雖題為“懷古”,但處處針對現實而發,情懷悲憤激烈,卻含蓄吐出,極盡沉鬱跌宕之致。從中可窺見唐宋詠史懷古詩詞的創作路數,通常先由眼前所見之景物,引發思古之幽情,然後再由憑弔古人引發對當下的時代社會或者自我生存狀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