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凡夫俗子1206

    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

    這句話是說在多子女的家庭,父母的心有所偏。這要分怎麼個情況。如果在子女中,透過自己的努力怎麼也不能過好,或者子女有病痛而困難,當父母的不能眼瞅著,都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肉,父母都能盡力去幫助。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老人往往卻是更偏愛於那些不聽話不努力不孝順的子女,但也正是因為從小的過分溺愛,才導致他們長大後比較叛逆,極容易導致孩子長大後過於依賴父母,從而失去了上進的精神,而一旦有了這種依賴習慣,在社會遇到挫折或不順時,他們自然而然的認為自己有條後路,故而選擇回到了避風港,選擇回到父母的溺愛繼續著啃老。

    試想一下,一個長時間生活在他人溺愛的環境中的人,是不是長大之後,容易將別人的付出當作是理所當然的結果。也正是因為如此,當他們走上社會的時候,就會少了很多交往的能力,也少了很多抗風險和危機的能力。而這樣的人,在某種意義上是比較難獲得成功的。

    同時,當父母過分溺愛一個孩子的時候,就會想要為他做任何的事情。如此一來的話,倘若孩子長大了,便容易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會,甚至連自理的能力都有所欠缺,甚至形成了衣來張口,飯來張手的習慣。

    而這樣的人,自然也很難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容易走上貧困的道路。也正是因為如此,被寵愛的那個人,一般都是兄弟姐妹中過得最不好的人,所以才有了“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的說法。

    再說,如果老人一味地向著按理來說不應該向著的人,就會讓其他的兄弟姐妹感覺到來自父母的不公平,而這個不公平很可能會讓兄弟姐妹不和睦,甚至因此而結仇,這也是老人不願意看到的。

    當然,這句話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片面的,或許他可以代表一部分情況,但是並非是全部。畢竟每一個人的發展,都和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因此,“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是他們對後代我們的警示,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是不應該全部採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夜我喝醉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