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沒事資訊

    1.南朝民歌風格委婉纏綿、清新自然。郭茂倩《樂府詩集》說:“豔曲興於南朝,胡音生於北俗。”南朝民歌感情的表達不同於北方的粗獷豪放,體現了細膩纏綿、含蓄委婉的特徵。語言既有清新淺近、自然天真的一面,也有明麗婉轉的一面;既有樸素的方言口語入詩,也有語言技巧的巧妙運用。《大子夜歌》所說:“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堪憐: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就指出了清新明麗、婉轉自然的藝術風格。   

    2.南朝民歌最突出的藝術技巧就是利用漢語的諧音構成雙關隱語。如“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子夜歌》),“絲”和“思”是同音異字構成雙關;布匹的“匹”和匹配的“匹”是同字同音構成雙關。又如“合散無黃連,此事復何苦?”用藥名的“散”雙關聚散的“散”,以黃連的“苦”雙關相思的“苦”。其它諸如“藕”與“偶”、“蓮”與“憐”、“碑”與“悲”、“籬”與“離”等等。雙關隱語的運用既體現了作者的豐富聯想,也使感情的傳達顯得含蓄委婉。其次,南朝民歌也善於利用景物傳達出深婉的情思,如“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復何似?”(《子夜四時歌·冬歌》)以冰雪的厚重寬廣襯托自己感情的深厚,以松柏的堅貞喻託自己愛情的堅貞。又如“秋風入窗裡,羅帳起飄颺。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子夜四時歌·秋歌》),秋風、羅帳創造了悽清的環境氣氛,然後借明月的千里清輝傳達出自己深婉的情思,可謂是情景交融的佳作。   

    3.南朝民歌大多體制小巧,多五言四句。個別也有較長的如《西洲曲》,但也是四句一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般皇帝什麼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