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克文化屬於西亞銅石並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早發現於伊拉克境內的古城烏魯克而得名。主要分佈於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年代約當公元前第4千年後半葉,晚於歐貝德文化,約於前3100年為提姆杰特·那色文化所取代。主要遺址有烏魯克遺址(12~4層)、埃利都遺址和尼普爾城址等。
該文化流行輪制的紅色或灰色磨光陶器,有的飾以簡單刻紋,器形以高柄長嘴的鐘形罐為主。金屬製品的盛行也是這一時期的特色,主要為矛、棍棒頭等銅製武器及金銀製容器等。石斧、石刀等石制生產工具和陶鐮仍繼續使用。居民從事農業和畜牧業,已知人工灌溉。手工業、特別是製陶和採石日益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行業。這一文化的雪花石膏雕像也十分精緻。
這一文化的神殿建築較歐貝德文化的規模更大,以神廟為中心,出現了大規模的聚落,並向城市發展,奠定了蘇美爾時代城市的基礎。這種聚落址以烏魯克為最著名。 其第6層時的城區面積不小於0.81平方公里。其中官方建築物、園地墓地和民房各佔三分之一。神廟建築物集中在伊安納塔廟和天神安努塔廟區。前者的代表性建築是白廟、紅廟、迷宮和鑲錐宮。鑲錐宮築於臺基之上,大廳的柱廊由兩排直徑達2.62米的柱子拱立,圍牆以紅、白、黑色的圓錐形鑲嵌物裝飾。這些建築物的宏偉的規模和高超的鑲嵌裝飾技術,反映了當時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尤其是這一時期產生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最早的象形文字。在基什城址附近的奧海米爾崗發現一小塊石板,其兩面以直線刻畫出表示各種事物的圖畫符號,其中可以辨識的有人的頭、手、腳和線形符號等,年代約為前3500年,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文字。目前已發現烏魯克文化的象形文字共有2000多個,大多書寫在泥板上。
烏魯克文化屬於西亞銅石並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早發現於伊拉克境內的古城烏魯克而得名。主要分佈於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年代約當公元前第4千年後半葉,晚於歐貝德文化,約於前3100年為提姆杰特·那色文化所取代。主要遺址有烏魯克遺址(12~4層)、埃利都遺址和尼普爾城址等。
該文化流行輪制的紅色或灰色磨光陶器,有的飾以簡單刻紋,器形以高柄長嘴的鐘形罐為主。金屬製品的盛行也是這一時期的特色,主要為矛、棍棒頭等銅製武器及金銀製容器等。石斧、石刀等石制生產工具和陶鐮仍繼續使用。居民從事農業和畜牧業,已知人工灌溉。手工業、特別是製陶和採石日益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行業。這一文化的雪花石膏雕像也十分精緻。
這一文化的神殿建築較歐貝德文化的規模更大,以神廟為中心,出現了大規模的聚落,並向城市發展,奠定了蘇美爾時代城市的基礎。這種聚落址以烏魯克為最著名。 其第6層時的城區面積不小於0.81平方公里。其中官方建築物、園地墓地和民房各佔三分之一。神廟建築物集中在伊安納塔廟和天神安努塔廟區。前者的代表性建築是白廟、紅廟、迷宮和鑲錐宮。鑲錐宮築於臺基之上,大廳的柱廊由兩排直徑達2.62米的柱子拱立,圍牆以紅、白、黑色的圓錐形鑲嵌物裝飾。這些建築物的宏偉的規模和高超的鑲嵌裝飾技術,反映了當時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尤其是這一時期產生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最早的象形文字。在基什城址附近的奧海米爾崗發現一小塊石板,其兩面以直線刻畫出表示各種事物的圖畫符號,其中可以辨識的有人的頭、手、腳和線形符號等,年代約為前3500年,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文字。目前已發現烏魯克文化的象形文字共有2000多個,大多書寫在泥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