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Jnbfd

    “理解萬歲”是在某一特定環境下,一方的利益受到了損害,但用一種包容的心態去感受對方,從而使兩者本該發生的矛盾弱化後一種感情的昇華,意在相互之間十分理解和包容。理解是相互的,沒有純粹的去理解,也沒有純粹的被理解,理解是心與心的對話只有首先去理解別人,才能被別人所理解,如果都只是一味的去索取又哪來回報。理解是一種換位思考,也是對人生的一種領悟,或者說一種徹悟只有胸懷坦蕩的人,只有敞開心扉的人,才會用人性的善良,才會用火熱的愛心去理解別人的痛楚,理解別人的需求,也理解付出的內涵與本質。“理解萬歲”這句話最早出之1986年一篇題為《理解萬歲》的演講稿,作者是昆明軍區政治部宣傳部文化處原副處長蔡朝東,演講的內容是關於老山輪戰那一時期軍隊和社會、前方和後方等五個方面的相互理解。之後這個口號成了一個時代的流行用語,也被評為改革開放以來對人們觀念影響最大的十句口號之一。198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使得軍人蔡朝東走上了報告臺,以“理解萬歲”為題,講述他在老山前線經歷的故事。該主題報告很快風靡全國,在20多個省市共作1050多場,直接聽眾達100多萬,廣播聽眾和電視觀眾過億。 事件的主要發起人:蔡朝東、詹智勇(醫學百事通創始人)、劉勇等其他從老山戰場上凱旋的“保邊疆、獻青春”報告團成員。理解不等同於體會,兩個詞是有明顯的差別的。理解是個體對事件的邏輯表示贊同,也不排除有個人體驗,但主要是承認事件的邏輯關係。根據理解的物件不同,可將理解分為不同的形式,如對人們的言語和行動、自然和社會現象以及科學理論的理解等。對人們的言語的理解是把握言語所表達的思想;對人們的行動的理解是把握其動機和效果;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理解常是把握其因果關係或其結構和功能;對科學理論的理解主要是為把握論據的邏輯聯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正月十五看花燈的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