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像個小丑藏悲傷演歡笑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杜鵑帶血歸。

    一說“啼鵑”。

    金 陵 驛

    ----文天祥

    草合離宮轉夕輝,孤雲飄泊復何依?山河風景原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杜鵑帶血歸。

    注:離宮,即行宮,皇帝出巡臨時的住所。

    這首《金陵驛》是南宋祥興二(1279)年,文天祥抗元兵敗被執,由廣州押往元大都路過金陵時所寫,表現了作者深切的愛國之情。

    首聯寫景又不限於寫景,而是即景設譬,以景寓情。詩人選取眼前的“草”、“離宮”、“夕暉”、“孤雲”,繪出了一幅荒涼暗淡的畫面,交代了自身的悲苦處境,並交錯運用了借代、比喻、象徵等手法,喻意南宋王朝苟安投降導致衰落淪亡及自己抗元功業不遂。這就將國家的命運與個人的命運聯絡了起來,表現出深沉的愛國主義思想。

    頷聯未直接回答上句的設問,而是拉開歷史的帷幕,今昔相映,以古喻今,傾寫自己強烈的亡國喪家之恨。詩人所說“山河無異”,其實是山河有異。這是一句反語,從對句“城郭人民半已非”完全可以看出來。此兩句描寫南宋國土被元兵踐踏、人民生靈塗炭的情景。

    頸聯轉入寫“蘆花和我老”,再抒對國事滄桑的感慨。在透過“蘆花和我老”、“燕子傍地飛”這兩個形象的賦比,表現了十分沉痛的思想,既有身家之感,又有黍離之悲。

    尾聯借用傳說表達詩人化鵑啼歸的心願,表明自己雖然被迫離開故土,但對家鄉的熱愛眷戀的心志至死不渝,可謂哀苦、執著之至。同他的傳誦千古的名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誓不休”一樣,充分體現了他以身殉國的民族氣節和忠貞不二的愛國精神,激勵了後世無數的愛華人士。

    本詩的突出特點是用典多,但用得精妙,切景、切境、切意。全詩蒼涼悲壯,大義凜然,悽苦而不頹廢,哀婉而不沮喪,悲愴沉痛但能使人於低迴詠歎之中領悟歷史的教訓,砥礪堅韌的鬥爭意志。

  • 2 # 耕耘者的汗水汁

    文天祥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譯文 草合離宮轉夕暉:夕陽下那被野草覆蓋的行宮, 孤雲飄泊復何依:自己的歸宿在那裡啊? 山河風景元無異: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原來沒有什麼不同,( 元:同"原".) 城郭人民半已非:而人民以成了元朝的臣民. 滿地蘆花和我老:滿地的蘆葦花和我一樣老去, 舊家燕子傍誰飛:人民流離失所,國亡無歸. 從今別卻江南路:現在要離開這個熟悉的老地方了, 化作啼鵑帶血歸:從此以後南歸無望,等我死後讓魂魄歸來吧!和 he 二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型奈米材料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