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後人稱寒山體,多與拾得體並稱,稱為“寒山拾得體”。而拾得詩多為禪理說教詩,正如他的《我詩也是詩》所說的:“我詩也是詩,有人喚作偈。詩偈總一般,讀時須仔細。”
2.寒山詩多被名僧禪師用作參禪悟道的工具,如溈仰宗創始人靈佑(775~857)引寒山詩“蚊子上鐵牛,無汝下嘴處”來闡述禪理[11][P523]。正如當代學者陳輝東所指出的那樣:“晚唐、五代、兩宋以來,徵引寒山子詩,或作為上堂的法語,垂示弟子;或作為參禪的工具,啟人悟道,已成為禪師們的雅舉了。”從陳先生在文中所舉的禪師所引或所擬的寒山詩來看,皆屬禪理說教詩[12][P100~116]。
3.從文人的擬寒山體詩作來看,如擬寒山詩最為著名的,當為王安石的《擬寒山拾得二十首》,茲舉兩例:
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豈但我血流?我終不嗔渠,此瓦不自由。眾生造眾惡,亦有一機軸。渠不知此機,故自認愆尤。此但可哀憐,勸令真正修。豈可自迷悶,與渠作冤仇?(其四)
若雲夢是空,覺後應無記。若言夢非空,應有真實事。燔燒陽自招,沉溺應自致。令汝嘗驚魘,豈知安穩睡?(其六)
擬作寒山詩的還有蘇軾、陸游、南宋曹勳等,直至清代,詩壇仍有寒山體的創作[13]。從他們的擬作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與禪師們的擬作相類似的傾向。
唐代通俗詩僧創作向清雅迴歸的路線:王梵志—寒山—貫休。王梵志是詩僧文學創作中通俗詩派的開創者;寒山的創作以通俗創作為主,但其作品中已有相當數量的清雅之作,開啟了由通俗詩風向清雅詩風迴歸的端倪;五代貫休是由通俗詩風向清雅詩風迴歸的最終完成者。
1.後人稱寒山體,多與拾得體並稱,稱為“寒山拾得體”。而拾得詩多為禪理說教詩,正如他的《我詩也是詩》所說的:“我詩也是詩,有人喚作偈。詩偈總一般,讀時須仔細。”
2.寒山詩多被名僧禪師用作參禪悟道的工具,如溈仰宗創始人靈佑(775~857)引寒山詩“蚊子上鐵牛,無汝下嘴處”來闡述禪理[11][P523]。正如當代學者陳輝東所指出的那樣:“晚唐、五代、兩宋以來,徵引寒山子詩,或作為上堂的法語,垂示弟子;或作為參禪的工具,啟人悟道,已成為禪師們的雅舉了。”從陳先生在文中所舉的禪師所引或所擬的寒山詩來看,皆屬禪理說教詩[12][P100~116]。
3.從文人的擬寒山體詩作來看,如擬寒山詩最為著名的,當為王安石的《擬寒山拾得二十首》,茲舉兩例:
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豈但我血流?我終不嗔渠,此瓦不自由。眾生造眾惡,亦有一機軸。渠不知此機,故自認愆尤。此但可哀憐,勸令真正修。豈可自迷悶,與渠作冤仇?(其四)
若雲夢是空,覺後應無記。若言夢非空,應有真實事。燔燒陽自招,沉溺應自致。令汝嘗驚魘,豈知安穩睡?(其六)
擬作寒山詩的還有蘇軾、陸游、南宋曹勳等,直至清代,詩壇仍有寒山體的創作[13]。從他們的擬作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與禪師們的擬作相類似的傾向。
唐代通俗詩僧創作向清雅迴歸的路線:王梵志—寒山—貫休。王梵志是詩僧文學創作中通俗詩派的開創者;寒山的創作以通俗創作為主,但其作品中已有相當數量的清雅之作,開啟了由通俗詩風向清雅詩風迴歸的端倪;五代貫休是由通俗詩風向清雅詩風迴歸的最終完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