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ghgffvbb

    “周將處於材與不材之間”是來自莊子的“山木”。解釋:處於有用無用之間,是在兩者之間擺動,隨機應變,因而不同於儒家的中庸之道。因為中庸即執兩用中,在兩個極端之間走平衡、均勢、和調的中間路線,中庸之道只有一條。材不材之間雖然還沒有超越有用和無用的對待,沒有達到大道之境,但已是最好的處世方法了。因為大道之境只是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最崇高完美的理想狀態,是永遠達不到的。在材不材之間做出判斷抉擇仍然是勞神費心的,故未免乎累。當有用受害時就無用以保身,當無用受害時就有用以保身,“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是最圓滑明智的處世方法,也就是“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真正能處於材不材之間,就是既不在有用一邊,也不在無用一邊,既在有用一邊,也在無用一邊。關鍵是順時而動,以免於有用之害,也免於無用之害,從而能全身保生,這比僅僅是無用保身更高明瞭。因為很多情況是因無用而喪生,單純無用是難以保身的。因順自然,隨機應變,在材不材之間做出恰當的判斷、選擇,這已經是最接近於自然大道了。莊子的山木由各自獨立的九則寓言故事組成,每則寓言故事的主旨不盡相同,但大體上反映了社會生活中的種種體驗和感悟,不乏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對社會問題的深刻認識。莊子(前369-前286),華夏族,姓莊名周,字子休,享年84歲。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中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辯論家。祖上系出楚國公族,後因吳起變法楚國發生內亂,先人避夷宗之罪遷至宋國蒙地。莊子生平只做過地方漆園吏,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莊子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代表作品為《莊子》,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代表作《莊子》並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樣版,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8層房子住哪一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