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宣王曾經向孟子問:“齊桓公、晉文公在春秋時代稱霸的事情,您可以講給我聽聽嗎?”孟子回答說:“孔子的學生並沒有談論過齊桓公、晉文公稱霸之事,所以沒有傳到後代來,我也沒有聽說過。您如果一定要我說,那我就說說用道德來統一天下的王道吧?”齊宣王問:“那麼,怎麼做才可以用道德統一天下呢?”孟子說:“這就要求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這樣去統一天下,就沒有誰能夠阻擋了。”齊宣王說:“像我這樣的人能夠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嗎?”孟子說:“能夠。”齊宣王說:“你憑什麼知道我能夠呢?”孟子說:“曾經有人告訴過我一件事,說您有一天坐在大殿上,有人牽著牛從殿下走過。您看到了,便問:‘把牛牽到哪裡去?’牽牛的人回答,‘準備殺了取血祭鍾’。您說,‘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得發抖的樣子,就像毫無罪過卻被判處死刑一樣。’牽牛的人問,‘那就不祭鍾了嗎?’您說,‘怎麼可以不祭鍾呢?用羊來代替牛吧!’不知道有沒有這件事?”齊宣王回答說:“是有這件事。”孟子說:“憑您有這樣的仁心就可以統一大江南北了。老百姓聽說這件事後都認為您是吝嗇,我卻知道您不是吝嗇,而是因為不忍心。”齊宣王說:“是的,確實有老百姓這樣認為。不過,我們齊國雖然不大,但我怎麼會吝嗇到捨不得一頭牛的程度呢?我其實是不忍心看到牛害怕得發抖的樣子,所以用羊來代替它。”孟子說:“您也不要責怪老百姓認為您吝嗇。他們只看到您用小的羊去代替大的牛,哪裡知道其中的深意呢?何況,您如果可憐牛毫無罪過卻被宰殺,那麼羊不也是毫無罪過而被宰殺的嗎?試想一下,牛和羊有什麼區別呢?”齊宣王說:“是啊,老百姓這樣認為,的確有他們的道理。但我真的是不忍心看到牛害怕得發抖的樣子,所以用羊來代替它。”孟子說:“您這種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現,你之所以要用羊來代替,是因為您當時沒有親眼見到羊被宰殺的樣子。從古至今,君子對於飛禽走獸,見到它們活著,便不忍心見到它們死去;聽到它們哀叫,便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總是遠離廚房。”
齊宣王曾經向孟子問:“齊桓公、晉文公在春秋時代稱霸的事情,您可以講給我聽聽嗎?”孟子回答說:“孔子的學生並沒有談論過齊桓公、晉文公稱霸之事,所以沒有傳到後代來,我也沒有聽說過。您如果一定要我說,那我就說說用道德來統一天下的王道吧?”齊宣王問:“那麼,怎麼做才可以用道德統一天下呢?”孟子說:“這就要求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這樣去統一天下,就沒有誰能夠阻擋了。”齊宣王說:“像我這樣的人能夠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嗎?”孟子說:“能夠。”齊宣王說:“你憑什麼知道我能夠呢?”孟子說:“曾經有人告訴過我一件事,說您有一天坐在大殿上,有人牽著牛從殿下走過。您看到了,便問:‘把牛牽到哪裡去?’牽牛的人回答,‘準備殺了取血祭鍾’。您說,‘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得發抖的樣子,就像毫無罪過卻被判處死刑一樣。’牽牛的人問,‘那就不祭鍾了嗎?’您說,‘怎麼可以不祭鍾呢?用羊來代替牛吧!’不知道有沒有這件事?”齊宣王回答說:“是有這件事。”孟子說:“憑您有這樣的仁心就可以統一大江南北了。老百姓聽說這件事後都認為您是吝嗇,我卻知道您不是吝嗇,而是因為不忍心。”齊宣王說:“是的,確實有老百姓這樣認為。不過,我們齊國雖然不大,但我怎麼會吝嗇到捨不得一頭牛的程度呢?我其實是不忍心看到牛害怕得發抖的樣子,所以用羊來代替它。”孟子說:“您也不要責怪老百姓認為您吝嗇。他們只看到您用小的羊去代替大的牛,哪裡知道其中的深意呢?何況,您如果可憐牛毫無罪過卻被宰殺,那麼羊不也是毫無罪過而被宰殺的嗎?試想一下,牛和羊有什麼區別呢?”齊宣王說:“是啊,老百姓這樣認為,的確有他們的道理。但我真的是不忍心看到牛害怕得發抖的樣子,所以用羊來代替它。”孟子說:“您這種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現,你之所以要用羊來代替,是因為您當時沒有親眼見到羊被宰殺的樣子。從古至今,君子對於飛禽走獸,見到它們活著,便不忍心見到它們死去;聽到它們哀叫,便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總是遠離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