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最愛小西瓜喲喲

    “汗”字的兩個讀音分別為[hàn] [hán]

    基本字義

    1. 由身體的毛孔排洩出來的液體:~水。~流浹背。

    2. 出汗,使出汗:~顏(因羞慚而出汗;泛指慚愧)。~馬功勞。~牛充棟。

    詳細字義

    〈名〉

    形聲。從水,幹聲。本義:汗腺的分泌物。

    2. 由人或高等動物面板內腺體分泌的一種含鹽的液體 。

    汗,身液也。--《說文》

    汗者,精氣也。--《素問·評熱病論》

    五藏化液心為汗。--《宣明五氣篇》

    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漢書·劉向傳》

    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釋名·釋衣服》

    汗出浹背。--明· 袁宏道《滿井遊記》

    3. 又如:汗巾(擦汗用的手巾);汗血(汗與血;流汗流血;汗出如血);汗汪汪(形容汗水多的樣子);汗星(細小的汗珠);汗跡(汗水的痕跡)。

    4. 指青竹被火烤後像出汗一樣冒出的水分。亦指以火烤乾青竹之水分 。

    如:汗筒(古人用竹筒書寫,竹筒在使用前,先在火上烤出汁,用以防蛀,稱為汗筒,也稱汗青);汗竹(借指史籍、書冊);汗青頭白(書成人老)。

    5. 舊時維吾爾族一些上層男子名字後面所加的稱號。亦作維吾爾族表示女性的稱號,用在名字末尾。

    〈動〉

    1. 出汗;使出汗。

    汗牛塞屋。--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2. 又如:汗下(汗流下來);汗浸浸(微微出汗的樣子);汗溶溶(汗津津);汗脫(出汗失水而虛脫)。

    3. 另見 hán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立碑如何寫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