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達摩的傳人是慧可。慧可自幼志氣不凡,為人曠達,博聞強記,廣涉儒書,尤精《詩》、《易》,喜好遊山玩水,而對持家立業不感興趣。三十二歲那年,慧可禪師又回到香山,放棄了過去那種單純追求文字知見的做法,開始實修。後經人指點,前往少室山,來到達摩祖師面壁的地方。為了表達自己求法的殷重心和決心,慧可禪師砍斷了自己的左臂,達摩祖師被慧可禪師的虔誠舉動所感動,於是就讓他跟自己學了六年。慧可在這六年間,精究一乘的宗旨,得到菩提達摩衣缽真傳,成為漢傳佛教禪宗二代祖師。達摩寂後,他在黃河近邊一帶韜光晦跡,但因早年已名馳京畿,許多道俗前訪問道,請為師範,他隨時為眾開示心要,因而道譽甚廣。菩提達摩的其他弟子有:1、道育,一作慧育,他和慧可一同親事達摩四、五年,是達摩最初及門弟子之一,他從達摩學了禪法,專重個人內心修持而少對人講說。他的事蹟已不明,只有《景德傳燈錄》卷三等記達摩臨終時自許慧可得髓、道育得骨、尼總持得肉、道副得皮的傳說,可以想見其禪學程度之一斑。2、僧副,是達摩剃度的弟子,南齊·建武年間住鐘山定林下寺,他忻慕岷嶺峨眉的勝景,趁蕭淵藻出鎮蜀部時隨從入蜀,因而使禪法流行四川。後來又回金陵,普通五年寂於金陵開善寺,年六十一歲。3、曇林自稱是達摩的弟子,曾記錄過達摩的‘二入四行說’,《慧可傳》中稱他為林法師。北魏·永平元年至東魏·武定元年之間,他在洛陽和鄴京參與譯經事業,在菩提流支、佛陀扇多、瞿曇般若流支、毗目智仙等譯場任筆受,是當時參加譯經的重要人物。他博學善講,在鄴都常講《勝鬘經》,周武滅法期間,他與慧可共同護持經典,被砍掉一臂,人稱‘無臂林’。曇林早年雖曾親近達摩,但他以禪法與義學並重,因此後世所傳達摩臨終對在側弟子們分別印可得皮、肉、骨、髓的說法,沒有提及曇林。參考資料來源:
菩提達摩的傳人是慧可。慧可自幼志氣不凡,為人曠達,博聞強記,廣涉儒書,尤精《詩》、《易》,喜好遊山玩水,而對持家立業不感興趣。三十二歲那年,慧可禪師又回到香山,放棄了過去那種單純追求文字知見的做法,開始實修。後經人指點,前往少室山,來到達摩祖師面壁的地方。為了表達自己求法的殷重心和決心,慧可禪師砍斷了自己的左臂,達摩祖師被慧可禪師的虔誠舉動所感動,於是就讓他跟自己學了六年。慧可在這六年間,精究一乘的宗旨,得到菩提達摩衣缽真傳,成為漢傳佛教禪宗二代祖師。達摩寂後,他在黃河近邊一帶韜光晦跡,但因早年已名馳京畿,許多道俗前訪問道,請為師範,他隨時為眾開示心要,因而道譽甚廣。菩提達摩的其他弟子有:1、道育,一作慧育,他和慧可一同親事達摩四、五年,是達摩最初及門弟子之一,他從達摩學了禪法,專重個人內心修持而少對人講說。他的事蹟已不明,只有《景德傳燈錄》卷三等記達摩臨終時自許慧可得髓、道育得骨、尼總持得肉、道副得皮的傳說,可以想見其禪學程度之一斑。2、僧副,是達摩剃度的弟子,南齊·建武年間住鐘山定林下寺,他忻慕岷嶺峨眉的勝景,趁蕭淵藻出鎮蜀部時隨從入蜀,因而使禪法流行四川。後來又回金陵,普通五年寂於金陵開善寺,年六十一歲。3、曇林自稱是達摩的弟子,曾記錄過達摩的‘二入四行說’,《慧可傳》中稱他為林法師。北魏·永平元年至東魏·武定元年之間,他在洛陽和鄴京參與譯經事業,在菩提流支、佛陀扇多、瞿曇般若流支、毗目智仙等譯場任筆受,是當時參加譯經的重要人物。他博學善講,在鄴都常講《勝鬘經》,周武滅法期間,他與慧可共同護持經典,被砍掉一臂,人稱‘無臂林’。曇林早年雖曾親近達摩,但他以禪法與義學並重,因此後世所傳達摩臨終對在側弟子們分別印可得皮、肉、骨、髓的說法,沒有提及曇林。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