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之春意
-
2 # 超級華南虎
天地自然之真?
肯定是真,因為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幾千萬年。實際存在。
天地自然之美?
肯定是美,人類為此歌頌了幾千萬年。
天地自然之和。
肯定天地人和,否則人類早就滅亡。
-
3 # 純鈞RHGL
這個註釋,很明顯就是連《道德經》第一句話都讀不懂的人說出來的。
還得給你普及一下。
首先,"常"字是為了避諱漢文帝劉恆的名字而改的字。真正的原文是: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其實這兩句話是一樣的意思。細分的話,道,指事物的本質,名,指事物的表象,它倆是一個整體,統稱為道。
一件事物誕生,人接觸到以後,認識、瞭解這事物,會給它下一個定義,並且認可它,就是“道可”;但是,人是不斷進步的,在人進步以後,會重新認識、瞭解那事物,推翻之前的定義,這就是“道非”。這種“可”“非”不斷迴圈,觀念不斷更新的過程,就是“道”。
比如,我們以前認識的天地,認為“天圓地方”,這就是“道可”;後來,我們知道了,地球是個星球,學術上發展成出了地心說,那麼,“天圓地方”就成了“道非”,地心說就是“道可”;再後來,又有了日心說,那,地心說就是“道非”,日心說又成了新的“道可”。
這種推翻前論、不斷進步的過程,正是人瞭解天地萬物、宇宙蒼生的最基本的規律。這就是道。
所以說,“道法自然”,大道無形,大道無情,大道無名,這,用現代語言來闡釋,就是四個字:“自然規律”。
題目的註釋上說的那些,明顯是鑽到牛角尖裡去了,只看到了事物的過程,而忽略了它們的“關係”。
你應該先學懂,秩序是依照規則產生的,而新規則的產生有時是不被人理解的。並且,比如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就說,可證的一定是真的,但真的不一定可證。矛盾之處在於用同一規則,並不能完全證明該同一規則所屬體系下的全部事物。如任一同一規則體系,都有無法被證明真偽的命題,在此體系外或許可證明。
所以,首先來講,你的思想基本毫無哲學邏輯,你的好似憤青的表態,雖然看似大義凜然,但其實翻譯過來就是:給我財富、權力和地位。
自私之心一覽無餘,還思什麼想什麼。
更何況,老子早就說,“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之惡也。”懷著懟人的心,就別站到聖人臺上去了,扛著那麼沉重的大道理,不怕掉下來把腳砸了?
《億中》裡說:“鏡物之情,揆事之本;福始禍先,驗不回瞬;藏鉤射覆,莫予能隱。”像題目這樣,就差嘴裡高喊“天靈靈地靈靈,你可以不靈,我不靈也要靈”的情況,何必呢?何苦呢?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舌戰群儒時對陸績說:“公小兒之見,不足與高士共語!”
回覆列表
道;正式提出而有記載老君(李耳)提倡,已經二千多年。在商朝之前以口傳為主,無物證無字證。口傳人祖伏羲爺也提出道,但是無證可查並不代表不真。按推理應該有五六千年之久也可能更久,(道)指大道包括萬物萬事和宇宙和宇宙中一切,從周朝到現在已經研究二千多年了。
周朝周公李耳都有成就,還有周前姜子牙周文王等。再後來大道又生兩派:法於儒。
法用於刑法軍事科技和人文百科。
儒家孔老二隻是發揚廣大總結者,而不是發明者。(禮)(樂)是周朝社會制度于思想,也是周朝政治指導思想。周朝未年七國爭雄產生了大道爆發思想,代表人物非常多。
不管法於儒思想多麼先進,它必定是奴隸社會中誕生的。是文明環境所限制,直到始皇通一國家各種制度。也是從奴隸社會過度封建社會轉折點,在以後社會中法儒互鬥治理社會。君王有時用法,有時用禮,至到今天人們也沒有搞清楚是怎麼會事。
本人分析:法於禮是大道之陰陽,陽代表法,陰代表禮。法家縱橫家軍事家玄學家都是歸屬法家,屬性歸陽。
孔子思想發揚廣大者歷史名家都屬於儒家,在治理國家中也是有功者。禮樂是大道之陰,屬性歸陰。
總結幾句:
道教只是法,應該用名;道法。
儒家只是禮,應該用名;道儒。
只是大道之下分兩支系,大道到底是什麼?中,中是平衡陰陽之法寶。所以中才是大道,大道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