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張果老鬚眉皆白,常倒騎毛驢巡遊天下。他的毛驢一不吃草料,二不飲水,一到夜晚拍一下驢頭,那咻咻喘氣的驢子就倒在地上變成一張紙驢。張果老拉起折成幾折往懷裡一揣,就睡了覺。第二天起來,掏出紙驢輕輕吹口氣,一匹活生生的驢子又站在面前。他拿起唱道情用的竹板又倒騎毛驢上路了。因為慣於變幻莫測,人稱“通玄道人”。 張果老以前騎的並不是紙驢,而是一頭真驢。有一次,他騎著毛驢一路傳經,尋仙覓道。當走到羅川華山西面的溝口時,抬頭一看,只見蔥鬱茂密的山坡下,一片桃林,數行修竹,煞是茂盛。一座紅磚綠瓦的寺院,掩映在竹林桃花中。張果老來到寺前,本想敲門進去,可一打聽,寺裡住著72個魯莽和尚,靠耕種幾畝廟產田和微薄的香火錢度日。為了不礙誦經,他在隔澗的山坡上覓一個石洞住了下來。 紅日偏西時,寺院開飯的鐘聲響了。張果老騎上毛驢渡過澗溪,來到寺院門前。老和尚忙將他迎進禪房,接著端上兩碟素菜、一碗稀粥、一盤饃饃讓他充飢。張果老吃完飯,連個謝字都沒說,騎毛驢又回了山洞。 一天、兩天……天天如此,張果老鐘響則到,飯後便去。老和尚見此雖有點為難,但又感到都是出家人,自己有飯用,就得給老道吃。可是那些小和尚都很生氣。和尚們後來想了一個辦法:開飯時不再敲鐘而改成敲木魚。可張果老一如既往,從無差錯。於是和尚們憋不住了,有的說開飯時把門關了,有的說乾脆把他趕出華山溝口。你一言,我一語,又定下了一條妙計。 一天,張果老又來化齋。飯後談論了半天經,出了門不見毛驢,地上只有一張血淋淋的驢皮。啊!這班和尚把驢殺了!張果老見狀並未發怒,反而笑著對眾和尚點頭,然後走到驢皮前,用手在驢皮的腦門上一拍,說聲“起來”,忽然驢皮變成一匹活驢站了起來,他仍舊倒騎毛驢走到澗溪邊,把手中的竹板一伸,一條平坦的木橋立即搭在小溪上,毛驢過了橋。和尚們見此個個都傻了眼。 張果老回到石洞後把驢皮剁成小塊,撒向子午嶺,於是就變成漫山遍野的樹林。他卻畫了一張紙驢用。這紙驢比真驢更得心應手,日行千里,又“得得得”地馱著張果老雲遊四方去了
傳說張果老鬚眉皆白,常倒騎毛驢巡遊天下。他的毛驢一不吃草料,二不飲水,一到夜晚拍一下驢頭,那咻咻喘氣的驢子就倒在地上變成一張紙驢。張果老拉起折成幾折往懷裡一揣,就睡了覺。第二天起來,掏出紙驢輕輕吹口氣,一匹活生生的驢子又站在面前。他拿起唱道情用的竹板又倒騎毛驢上路了。因為慣於變幻莫測,人稱“通玄道人”。 張果老以前騎的並不是紙驢,而是一頭真驢。有一次,他騎著毛驢一路傳經,尋仙覓道。當走到羅川華山西面的溝口時,抬頭一看,只見蔥鬱茂密的山坡下,一片桃林,數行修竹,煞是茂盛。一座紅磚綠瓦的寺院,掩映在竹林桃花中。張果老來到寺前,本想敲門進去,可一打聽,寺裡住著72個魯莽和尚,靠耕種幾畝廟產田和微薄的香火錢度日。為了不礙誦經,他在隔澗的山坡上覓一個石洞住了下來。 紅日偏西時,寺院開飯的鐘聲響了。張果老騎上毛驢渡過澗溪,來到寺院門前。老和尚忙將他迎進禪房,接著端上兩碟素菜、一碗稀粥、一盤饃饃讓他充飢。張果老吃完飯,連個謝字都沒說,騎毛驢又回了山洞。 一天、兩天……天天如此,張果老鐘響則到,飯後便去。老和尚見此雖有點為難,但又感到都是出家人,自己有飯用,就得給老道吃。可是那些小和尚都很生氣。和尚們後來想了一個辦法:開飯時不再敲鐘而改成敲木魚。可張果老一如既往,從無差錯。於是和尚們憋不住了,有的說開飯時把門關了,有的說乾脆把他趕出華山溝口。你一言,我一語,又定下了一條妙計。 一天,張果老又來化齋。飯後談論了半天經,出了門不見毛驢,地上只有一張血淋淋的驢皮。啊!這班和尚把驢殺了!張果老見狀並未發怒,反而笑著對眾和尚點頭,然後走到驢皮前,用手在驢皮的腦門上一拍,說聲“起來”,忽然驢皮變成一匹活驢站了起來,他仍舊倒騎毛驢走到澗溪邊,把手中的竹板一伸,一條平坦的木橋立即搭在小溪上,毛驢過了橋。和尚們見此個個都傻了眼。 張果老回到石洞後把驢皮剁成小塊,撒向子午嶺,於是就變成漫山遍野的樹林。他卻畫了一張紙驢用。這紙驢比真驢更得心應手,日行千里,又“得得得”地馱著張果老雲遊四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