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借我三分鐘邱明速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評述】

    啊呀!作業沒有完成;

    啊呀!明天又要工作了;

    啊呀!什麼時候放假;

    啊呀!打牌輸了;

    啊呀!好無聊;

    啊呀!今天營業額不好;

    ……

    孔子說:普通人憂心的都是這些,我憂心的是“道之不行”。

    普通人的憂心、的憂慮,與孔子“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一比,真的讓人汗顏!同樣是“憂”,孔子憂的的是道。

    其實不止孔子憂的是道,但凡成功的人,憂的都是道之不行。如: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顧炎武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

    人與人所憂不同,就決定人所能取得的高度。可以說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從“憂”就可以見到高低。

    這就好比做生意,厲害的老闆憂的是“哪裡沒有做好”;差的老闆憂的是“營業額不好”。差的老闆為什麼差?好的老闆為什麼好?因為差的老闆,沒有想清楚營業額不是關心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知行合一)。就如一家餐廳,營業額的高低是由店面的位置、食品的好壞、餐廳的服務、就餐環境的好壞和服務員的辛苦等等因素決定的。所以餐廳營業額不好,不要憂心營業額,而應憂心自己在“店面的位置、食品的好壞、餐廳的服務、就餐環境的好壞和服務員的辛苦等等環節”哪個環節沒有做好?這種想法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想法。“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想成為優秀的人才,就必須關心“致良知”,憂心“良知之不行”。因為解決問題的辦法永遠在“知行合一”。明白了這個,也就明白了孔子“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的真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統計學中比較各類調查方式的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