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東寫西塗o

    搶可以,但兩次搶不到,我就不搶。小米固然有其價效比優勢,到就我個人來說,也不是非小米不可。當初就是搶煩了,換了vivo,然後現在換了華為,玩飢餓這招,總有個頭吧。

  • 2 # 1314mmn

    內行人都懂,開賣一年前就開始宣傳,那時硬體成本3000,而小米說只賣1999,確實良心啊(該考慮一年後發售的成本)。一年後新機發布,硬體成本2000,而小米賣1999,又良心了,但此時你買不到手機,除了黃牛加價。半年後硬體成本下降到1300,此時你想買多少都有貨。這個小米1出來時我已經這麼評論的。

  • 3 # 鏗鏘36909

    漫漫長路的搶購,等你搶到的時候,別人家還有更優秀的產品出來等著你,沒必要浪費時間在一個產品上面,小米雖然是具備價效比,但也不是極致價效比產品

  • 4 # 昊總很寂寞

    2018年從oppo來到小米,作為產品經理,懂什麼?當然,他說的和我們大眾理解的意思是一樣的。。。小米這種公司不敢把自己的庫存放大,否則就會賠,小米搶貨熱度也就2個月,黃牛去搶,很正常,兩個月後,爛大街也很正常。。。沒法和oppo,和vivo比啊,人家線下怎麼都能把手機賣出去。。。不怕過時的。

  • 5 # 朕的名字要霸氣外漏

    又想要低價高性價比手機,又不希望耍猴,什麼時候自己當老總試試,我覺得人家這樣無可厚非,消費者省了錢,他們沒庫存,如果按照OPPO,VIVO的模式,你又嫌貴,沒辦法,互相體諒

  • 6 # 摸摸你的頭483

    實錘了。

    其實非常搞笑,黑小米耍猴的大部分不會買小米;反倒是給小米洗地的粉絲才會被耍。所以這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沒什麼可說的。

  • 7 # HERO零零一

    一群外行人看行業內的對話,全部認為是假的,分析得頭頭是道的,笑死了,他們情願相信什麼資金,產能,也永遠不願意相信真向。所以別人做企業能成功也是有道理的,大部分使用者只配被當猴耍。

  • 8 # 深海157705135

    “耍猴”是小米的企業文化,也是雷軍高超營銷手段的精華。但我覺得大家不應該因為這個噴雷軍,因為耍猴是雷軍的本能,但你可以選擇做不做猴。被一塊石頭絆倒了,可能是石頭放的地方不對。但在同一塊石頭上被絆倒8次,那就要從自身找原因了。8年了,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能看清小米的套路,現在小米的銷量也說明了國內消費者正在用腳投票,放棄了小米。但我對小米的前景還是看好的,因為國外的猴資源還沒完全開發,雷軍的耍猴技能在國外還有很大的施展空間,阿三哥家的猴子就很給力,小米在印度銷量就很好,但有一點是小米要注意的,外國猴很野蠻,耍不好它撓你。

  • 9 # 追科技的風箏

    王騰的合理思考邏輯。王騰的話邏輯非常混亂,努力梳理他的思路大概是如下。第一,小米第一波搶購熱度很高,會有溢價。第二,線下渠道小米給不了那麼高利潤,可以依靠溢價。第三,小米貨足夠多,線下無法溢價,廠商不願賣小米手機。第四,線下不願意賣,只能賣線上,線上可以直達使用者,減少中間成本,效率最高。第五,線上如果市場市場估計不足,儲備太多的貨,會導致大量的庫存。所以歸根到底他想說三件事,一是價格,二是庫存,三是產量,價格希望更貴,庫存希望更少,產量寧少勿多。王騰的不合理之處。第一,小米王騰認為最合理的辦法是減少線上官方供貨,製造供不應求的假象,使消費者購買線下經銷商的貨,確保經銷商利潤。第二,庫存、溢價無可厚非,但非要把黃牛扯進來哄抬手機價格,讓人不得不聯想到飢餓營銷、囤貨居奇,不存在產能不足的問題,雷軍說的擰螺絲也只是營銷手段。王騰的話只有弊處。小米9處在銷售關鍵期,雷軍和眾高管的努力和公關,被王騰的言語大打折扣。雖然小米澄清,王騰只是想表明,黃牛對小米的傷害、小米產能上升困難。也許這是本意,但是在沒有看到充足備貨和銷售誠意時,免不得讓大家往負面想。王騰、小米又要道歉了。雷軍對後面小米手機的發售,一定要好好管管了。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 10 # Tolerc

    也許是結合了當年火熱大資料進行了分析,利用抓去關鍵詞、分析今年消費者的偏向然後發現這麼久的一個套路,伴隨著發展,使用者接受層度低了,牴觸心理高了進行的一種算應對方式吧,出來進行緩解平復一下眾人的情緒,然後讓那些很不爽的人得到了平緩。

  • 11 # 魚大嘴

    如果屬實,這個傻逼王騰不如換我。

    我這樣來搞。

    初期海量備貨,同時定價3299。線下拿貨2999,一臺給他們300利潤。線上還是3299,300自己賺。兩個月後對手來了,我再送無線充電,送耳機,送貼膜,送充電寶。

    這個方法不比王騰高多了?

    實際上王騰比我傻逼,整個小米的人都比我傻逼的機率是0。

    所以屬實的機率也是0。

  • 12 # 裝還是不裝

    飢餓營銷是建立在價效比完全壟斷的基礎上的,手機是充分競爭的行業,你一缺貨同行馬上就佔領市場的空缺了,消費者不會等待的。

  • 13 # 獨釣寒江雪142077626

    內容不實,譁眾取寵,別人會犯這種低階錯誤,商業機密會用群聊,會留下印記,腦袋進水了,還是被驢踢了!請問你這訊息截圖哪來的,不會你也在群裡吧?你這種人就是看不得別人好,滿世界找毛病,用趙本山的話說就是沒事找抽型!最後送你一句話:已舉報!

  • 14 # Liulise

    我來說一下個人見解。

    只有先有猴,才會有耍猴人,客戶需求決定市場。

    不要怪耍猴人怎樣,可能用小米耍猴不幹了,但只要有猴子在,還會有用大米耍的、用餅乾耍的、用香蕉耍的。

    根本之源在於這幫猴子,想想怎麼讓這幫猴子不被人耍起來才是治本之道。

  • 15 # SuhoYeung

    他這模式就是飢餓營銷。

    首先利用釋出會及某些公號優先獲得的樣機進行測評來做售前造勢,並引發熱議;

    造勢成功後,約定日期開售,由於熱度導致黃牛抬高價格回購機器(每部高几十到幾百元收購),由於利潤樂觀賺客開足馬力啟用批次賬號和軟體進行搶購,開售瞬間軟體可在1~3秒內當日銷售庫存即被搶光。正因如此,手動基本沒有多大可能搶到。當然,“秒磬”此舉會成倍激發關注熱度,無論是譴責還是謾罵,都會給該機型增加關注熱度。

    甚至有人次次搶次次未果,等有人手動搶到了,基本就是黃牛不再收購的時候,也就是該機型飽和的時候。

    黃牛、賺客、軟體、多賬戶等等這些,小米並非不知道,是默許罷了。正因有他們的存在,小米新上市機型會保持持續且增長的熱度和穩定的價格,同時降低了庫存風險。

    相信小米利用飢餓營銷的策略,每部機型退潮時並未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庫存和資金週轉壓力。

    最後,試想,如果新品即保持高庫存進行銷售,不出半個月,市場就會出現對該機型各種吐槽、評議等負面話題,從而導致該機型熱度和銷量的銳減。

  • 16 # 科技數碼隨時答

    不過王騰所說的小米的核心是線上,這個確實是真的,前期沒有那麼供貨,而搶購的目的不僅僅可以延長一款手機的銷售時長,這樣小米的熱度就會一直很高,再者就是人們沒得選擇,因為當初像魅族還是三星的處理器,而榮耀是麒麟處理器,如果論真正的效能的話,高通驍龍處理器相對更加的穩定,所以這就是小米的優勢。

    而現在小米有了iQOO的這樣一個強有力的對手,所以我們看到了小米的問題,王騰剛開始說兩個月之內小米和黑鯊可以大量鋪貨,而iQOO的大量現貨,確實很打臉,所以王騰的話,個人認為只是為了小米的銷量辯解而已,而且後期小米的公關經理,徐潔雲也有來辯解啦!

    總體來說的話,這是就像很多人說的二八定律一樣,80%的收益來自於20%的客戶,而這就是米粉,所以小米只要抓住這一部分人的心就可以啦!對於喜歡小米的人還是會繼續等待,如果是不喜歡小米的人自然會選擇其他的品牌,所以個人覺得因人而異,畢竟小米9和iQOO兩款產品的是互補的產品,都有出色和不足的地方,我們只能說說看你個人的需要,比如小米的拍照和功能性,而iQOO的續航和解鎖速度以及快充等等。

    回答完畢

  • 17 # 36氪

    小米“轉型過渡期”,智慧手機業務陣痛不可避免。

    小米於19日釋出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資料顯示,第四季度小米集團總營收達到444億元,同比增長26.5%,同比增速較上季度繼續下滑;經營利潤32.1億元,同比增長6.6%;淨利潤33.9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30.6億元。2018全年總營收1,749.2億元,同比增長52.6%

    “轉型過渡期”:智慧手機業務陣痛不可避免

    營收方面,佔比最大的(Q4營收佔比56%)智慧手機業務同比增速繼續下滑至7%,這是該業務連續第四季度落入下滑區間,也是拖累總營收增速下降的最主要原因。2018年前三個季度該業務營收增速分別為91%、59%、36%。

    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與小米在手機業務上的戰略調整是造成該業務收入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就外部市場環境而言,小米除了需要面對智慧手機由“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的轉型期,還需要面對因經濟增長疲軟而導致的消費意願下降等諸多難題。

    2018年全年,國內智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 3.9億部,同比下降 15%,智慧手機換機潮的消退,增長紅利消退,競爭將成為下一階段的主題。

    除此之外,低迷的宏觀經濟環境也是小米需要面對的另一大挑戰。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為6.4%,較三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增速降至五年新低。由於宏觀經濟放緩出現在智慧手機市場的存量期,消費者對手機的消費意願也將受到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

    在這種背景下,小米主動調整其手機業務的產品結構,提高中高階產品佔比,甚至在下半年,主動按下紅米產品釋出的暫停鍵。“轉型”成為2018年小米手機業務的代言詞。

    然而,“轉型”就需要“過渡”,短暫的陣痛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代價。單就2018年第四季度而言,IDC公佈的資料顯示,小米智慧手機中國市場出貨量環比下降34.9%。除了宏觀層面的影響,主動調整產品結構也是造成該狀況出現的主要原因。

    2018年全年,小米一共釋出15款手機,第四季度僅有兩款,即試水高階市場的商務旗艦機Mix3和小米Play,用起價3299元的 Mix 3取代了可憑藉低價迅速放量的紅米產品是造成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換取今後在高階機市場上的話語權,這樣的陣痛可以說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具有“價效比”的。

    經過2018年一系列嘗試後,今年1月份起,小米正式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手機業務將紅米與小米正式進行品牌拆分,並立即釋出紅米Redmi Note7和小米9,並在春節之後啟動三次組織架構調整,強化技術基因。小米用組合拳式的變化,向市場展示全集團的行動力。

    小米貴了:“價效比”卻還在堅持

    手機業務策略上的變化也帶來了平均售價的提高。財報顯示,小米手機平均售價連續第三個季度上漲,第四季度平均售價達到1,003元,同比增長22%,同比增速較上季度的13%繼續上揚。這意味著一直以價效比著稱的小米正在變貴。

    進軍中高階市場的過程中,定價提升成為必然;而價效比的主列印象就是便宜。事實上,價格提高並不意味著“價效比”的下降。財報資料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手機業務毛利率由上季度的6.10%繼續下降至6.06%,這意味著儘管小米在手機業務上的策略正在發生變化,但其從手機業務中獲得利潤卻依然保持在較低水平。

    進軍中高階市場,意味著要提高手機配置,成本增加,定價必然上漲。在這個過程中,小米手機溢價沒有提高,最後到達消費者手中的小米手機,仍然具有高性價比屬性,只不過是高階機的價效比而已。2018年的小米8系列與Mix系列,都反映了在追求更高的品質的同時,小米對價效比的堅持。

    數量換質量:遭遇危機的未來網際網路業務何去何從

    財報資料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網際網路服務業務收入錄得40億元,同比增速由上季度的85%大幅下降至39%,營收佔比也由上季度的69%大幅下滑至56%,並且出現自2017年以來的首次環比回落,較上季度環比下降15%。

    手機出貨量下降、網際網路廣告監管加強、宏觀經濟環境疲軟,遊戲版號停發等多重因素都是導致網際網路業務的環比下降的元兇。

    然而好的方面在於,小米手機策略上的變化不僅意味著平均售價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還意味著網際網路業務變現潛力的提升。就小米的業務模式來看,手機等智慧硬體業務更多的是充當導流的作用,透過智慧硬體銷售獲得的客戶將增加網際網路業務的使用者基數。儘管手機出貨量下降影響使用者數量的擴張,但高階機使用群體的獲取過程也是使用者質量提高的過程。

    使用者質量的提高意味著小米正在瞄準那些付費能力更高的使用者,這些使用者對價格的敏感性更低,付費意願和能力反而更高,從這個角度上看,這些高質量使用者的獲取將有助於網際網路業務的變現。

    除此之外,小米還透過擴充套件手機種類的寬度,獲取更垂直的使用者群體,增加使用者群體的完備性。2018年4月釋出合作款黑鯊手機,吸引遊戲客群;2018年8月份在印度釋出了Poco手機,擴張海外極客使用者群體;2018年11月宣佈和美圖的戰略合作,彌補在女性使用者群體上的缺失。這些垂直使用者在垂直領域的付費意願高於普通使用者,從而也在另一角度利於網際網路業務的發展。

    財報資料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網際網路服務業務毛利率達到62.9%,遠高於智慧手機業務毛利率6.1%,高於集團整體毛利率12.7%,是拉動小米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推動力。預期,小米手機策略上的變化將使得網際網路服務業務受益於使用者質量的提高以及使用者型別的擴充套件。

    科技創新越發重要:研發費用將繼續提高

    小米的產品結構調整,其實符合整體市場趨勢,從手機市場來看,低於1000元價位的手機市場在加速萎縮,背後其實是手機領域消費升級的體現。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產品結構調整成為必然。

    1月10日,小米和紅米各自品牌獨立,小米品牌將立足中高階到旗艦市場;紅米Redmi則將專注極致價效比和電商市場。預期品牌拆分之後,小米高階機將更加強調科技與創新。

    最新公佈的財務資料顯示,Q1-Q4小米的研發費用不斷提高,全年研發支出57.8億,較2017年的31.5億同比增長83.4%。但就第四季度來看,小米研發費用同比增長71.1%,環比增長15.7%,研發費用率(研發費用/總營收)由上季度的3.0%提高至4.0%,是三大費用中增長最快專案(其中,銷售費用同比增長21.6%,管理費用同比增長31.8%),也是造成營業費用佔比提高的最主要原因。

    “創新決定了我們會飛多高”,這是雷軍經常提起的一句話創新背後則是企業的研發力,小米內部人士也透露,小米將會繼續增加研發投入。預期,在宏觀競爭環境更加激烈的背景下,小米的研發費用率將繼續走高,經營利潤率將面臨更大的挑戰。然而,這種壓力卻是小米在轉型過程中所必須承受的重擔。

    2月20日小米品牌釋出的首款產品小米9,該機搭載驍龍 855 處理器、三攝全焦段鏡頭、支援夜間鐳射對焦、雙頻 GPS、第五代螢幕指紋、無線閃充、同時具有獨立 AI 鍵,彰顯了小米品牌的對高品質的追求。

    此外,小米也在透過戰略以及架構調整,彰顯其在研發方面加大投入的決心。

    戰略方面,小米今年正式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將AIoT提到極其重要的位置,5年投入超過100億All inAIoT,彰顯小米對AI 及 IoT的雙重重視,也顯現了小米對科技創新大力投入的決心。

    架構方面,任命崔寶秋為集團副Quattroporte、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新成立人工智慧部、雲平臺部、大資料部。成立AIoT 戰略委員會,隸屬於集團技術委員會,負責促進AIoT 相關業務和技術部門的協同,推動戰略落地執行。

    目前來說,5年投入100億最可能是先在AI部門進行。成立AIoT戰略委員會,由過去IOT部門的總經理擔任該戰略委員會主席,說明小米對AI 賦能IoT業務的強烈期盼。

    2018年7月,小米釋出首款米家網際網路空調(售價1999元),此後,又於18年12月和今年3月相繼釋出米家網際網路洗烘一體機(10kg售價2499元)和Redmi全自動波輪洗衣機(8kg售價799元)。IoT的產品種類進一步得到擴張,小米在智慧家電方面的佈局更加完善。

    目前,大家電的市場格局基本上已經固化,且價格區間也較為穩定,為此小米在傳統家電商的空間並不大。但是,作為大家電業務的切入口,透過AI 賦能的智慧家電或可以幫助小米在IoT業務上獲得更多的進展。這就把AI和技術推上了一個更為重要的位置。

    當然,除了AI賦能,小米也在透過更簡潔更最佳化的設計外觀來獲取市場。

    壓力大,前景廣:轉型的小米將獲得更多動能

    面對宏觀經濟放緩和智慧手機增量紅利消退的大背景,小米承擔的壓力不可謂不大。但透過品牌分拆、架構調整、戰略升級等一系列調整組合拳,小米正在調整自己的腳步。雖然短暫的陣痛不可避免,但未來的發展路徑卻更加清晰。

    轉型一直都是大公司漫長髮展過程中的必經之路,無論是微軟還是蘋果都曾在發展的道路上遇到過艱難困苦的時刻,但是憑藉著強大的自我驅動力,精確的戰略調整,都能夠走出低谷,重回巔峰。

    最近,蘋果的降價風波一直被大眾所津津樂道,這背後正是在寒冬期蘋果在公司戰略上進行的調整。面臨相同背景的小米,同樣也開啟了抵禦風雨的轉型之戰。

    雷軍在至投資人和小米的信中提到:“今天,我們已身處5G春天來臨的前夜。在5G時代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的新換機潮將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機會。小米持續在創新、品質、交付方面夯實基礎,以及逐年⼤幅增加的研發投⼊,也為在5G時代贏得新的爆發做好了準備。”

    在轉型大戰中積蓄動能的小米或能迎來新的曙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少年三國志蜀國武將怎麼搭配,蜀國最強陣容搭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