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917772348685
-
2 # 使用者19607297537
1初唐(618~713),為唐詩繁榮的準備期
2.盛唐(713~766),為唐詩發展的鼎盛期
3.中唐(766~836),為唐詩的繼續繁榮時期
4.晚唐(836~907),為唐詩發展的夕陽晚照時期
1初唐(618~713),為唐詩繁榮的準備期
2.盛唐(713~766),為唐詩發展的鼎盛期
3.中唐(766~836),為唐詩的繼續繁榮時期
4.晚唐(836~907),為唐詩發展的夕陽晚照時期
唐詩可分為四個時期:
1.初唐(618~713),為唐詩繁榮的準備期。前五十年是南朝形式主義的延續,宮體詩充斥詩壇,“上官體”可視為這一時期的代表。後五十年,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突破了宮體詩題材,沈佳期、宋之問確立了律詩這種新形式,陳子昂提倡建安風骨,痛斥齊梁詩風,為唐詩開闢了健康發展的道路。
2.盛唐(713~766),為唐詩發展的鼎盛期。大詩人湧現,風格紛呈,題材廣泛,出現了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田園山水詩派,以李白為代表的積極浪漫主義是盛唐詩的主流。杜甫帶著盛唐詩歌的偉大氣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戰亂後的現實,為中唐現實主義詩歌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3.中唐(766~836),為唐詩的繼續繁榮時期。這一時期詩歌數量、流派最多。嚴峻、冷酷的現實使詩歌的主流轉向現實主義,以白居易、元稹倡導的,以創作新題樂府詩為中心的詩歌革新運動貫穿整個中唐。新樂府運動的基本宗旨是“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主張詩歌要有社會內容,反映民生疾苦和社會弊端,強調詩歌的社會功能和諷喻作用。新樂府是與古題樂府相對而言、用新題寫時事的樂府詩。韓孟詩派借個人遭遇反映現實的黑暗,藝術上追求奇險;李賀的浪漫主義想象瑰奇,頗多傷感;寫山水抒發憂憤的柳宗元和學民歌頗有成就的劉禹錫詩歌獨具一格;元結、劉長卿、韋應物、“大曆十才子”和李益的詩歌也各有特色。
4.晚唐(836~907),為唐詩發展的夕陽晚照時期。這一時期現實主義詩歌繼續發展,皮日休、杜荀鶴等人繼承了新樂府運動的傳統,但在藝術上缺乏創造性。李商隱、杜牧等人的詩裡充滿遲暮黃昏的夢幻情調。溫庭筠代表了濃豔纖巧的形式主義詩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