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出自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這兩句詩的意思是—— 月亮落下去了,烏鴉不時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瀰漫著滿天的霜華,面對巖上隱約的楓樹和江中閃爍的漁火,愁緒使我難以入眠。 2、附原文: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譯文】 月亮落下去了,烏鴉不時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瀰漫著滿天的霜華,面對巖上隱約的楓樹和江中閃爍的漁火,愁緒使我難以入眠。 夜半時分,蘇州城外的寒山寺淒冷的鐘聲,悠悠然飄蕩到了客船。 【詞語解釋】 江楓:江邊的楓樹。 姑蘇:蘇州的別稱。 【詩文賞析】 詩人運思細密,短短四句詩中包蘊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詩意的語言構造出一個清幽寂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後世典範的藝術境界。 3、作者簡介: 張繼(約公元七五六年前後在世)字懿孫,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陽縣)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肅宗至德初前後在世。博覽有識,好談論,知治體。與皇甫冉交,情逾昆弟。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進士。嘗佐鎮戎軍幕府,又為鹽鐵判官。大曆末,入內為檢校祠部員外郎。又分掌財賦於洪州。後來夫婦俱歿於其地。繼詩以楓橋夜泊一首最著名,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高仲武評張繼的詩:「事理雙切」,「比興深矣」,「不雕而自飾,丰姿清迥,有道者風。」他的詩不但「有道者風」,也頗有「禪味」,這是當時士大夫崇尚儒、道的普遍風氣,他自也不例外。但他並無一般仕宦者的官僚習氣,曾作感懷詩:「調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終年帝城裡,不識五侯門」,他不逢迎權貴,與當時同是進士出身的詩人皇甫冉交情很好,時有往來。 張繼流傳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詩收錄一卷,然僅《楓橋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賜,成為遠近馳名的遊覽勝地。
1、“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出自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這兩句詩的意思是—— 月亮落下去了,烏鴉不時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瀰漫著滿天的霜華,面對巖上隱約的楓樹和江中閃爍的漁火,愁緒使我難以入眠。 2、附原文: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譯文】 月亮落下去了,烏鴉不時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瀰漫著滿天的霜華,面對巖上隱約的楓樹和江中閃爍的漁火,愁緒使我難以入眠。 夜半時分,蘇州城外的寒山寺淒冷的鐘聲,悠悠然飄蕩到了客船。 【詞語解釋】 江楓:江邊的楓樹。 姑蘇:蘇州的別稱。 【詩文賞析】 詩人運思細密,短短四句詩中包蘊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詩意的語言構造出一個清幽寂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後世典範的藝術境界。 3、作者簡介: 張繼(約公元七五六年前後在世)字懿孫,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陽縣)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肅宗至德初前後在世。博覽有識,好談論,知治體。與皇甫冉交,情逾昆弟。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進士。嘗佐鎮戎軍幕府,又為鹽鐵判官。大曆末,入內為檢校祠部員外郎。又分掌財賦於洪州。後來夫婦俱歿於其地。繼詩以楓橋夜泊一首最著名,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高仲武評張繼的詩:「事理雙切」,「比興深矣」,「不雕而自飾,丰姿清迥,有道者風。」他的詩不但「有道者風」,也頗有「禪味」,這是當時士大夫崇尚儒、道的普遍風氣,他自也不例外。但他並無一般仕宦者的官僚習氣,曾作感懷詩:「調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終年帝城裡,不識五侯門」,他不逢迎權貴,與當時同是進士出身的詩人皇甫冉交情很好,時有往來。 張繼流傳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詩收錄一卷,然僅《楓橋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賜,成為遠近馳名的遊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