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向延伸的中央裂谷和橫向斷裂帶是大洋中脊最突出的特徵。裂谷是沿正斷層經過顯著錯斷所形成的,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動的巨型凹地。沿大洋中脊頂部發育的裂谷稱中央裂谷。谷寬約25~50公里,深約1~3公里。裂谷兩側為突起的裂谷山脊。中央裂谷是地球上最大的張裂帶。其正斷層的走向與中脊及其裂谷平行;斷層面多向中脊軸部傾斜;橫斷面呈U字或V字形。谷深和谷寬與海底擴張速度有關。慢速擴張的中脊,其裂谷深達1.5~3公里,斷距約200餘米,谷地外形清晰。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大多發育這種裂谷。中速擴張的中脊上裂谷較淺,斷距僅50米。快速擴張的中脊一般不見裂谷的痕跡,只有斷距小於50米的斷崖,如東太平洋海隆。在太平洋,其位置偏東,稱東太平洋海隆(海嶺)。大西洋中脊呈“S”形,與兩岸近於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擴充套件資料:大洋洋脊在大西洋位置居中,走向與大西洋東西兩岸大體平行,呈S形展布,稱為大西洋中脊。印度洋的洋脊也大體居中,分成三支,呈入字形展布,通稱印度洋中脊;三條分支分別稱為:中央印度洋海嶺,西南印度洋海嶺和東南印度洋海嶺。太平洋的洋脊分佈則偏東,且兩坡比較平緩,故稱東太平洋海隆。三大洋洋脊的南端彼此相連,北端則伸進大陸或島嶼。大西洋中脊向北延伸,穿過冰島,與北冰洋中脊相連線。大洋中脊的熱流值大於周圍洋盆,由脊頂向兩側熱流值逐漸降低。高熱流值見於脊頂或中央裂谷帶,熱流平均值可達 2~3HFU以上。翼部區的熱流值接近大洋平均值。在脊頂或裂谷帶附近實測的熱流值高低變化很大,甚至在短距離內便相差幾個數量級。這可能與熱水對流作用有關。冷海水順脊頂張裂隙滲入洋殼內部,逐漸受熱,然後以熱泉形式從海底排出。由於在冷、熱兩種海水對流的過程中要釋放出大量的熱,故在某些地點測得的熱流值明顯偏低(海底熱流計測得的熱流值只是總熱流量中的傳導部分)。在東太平洋海隆北緯21°和加拉帕戈斯海嶺頂部,由深潛器直接觀察到的海底熱泉,其溫度高達380°C,這進一步說明脊頂是熱地幔物質上湧之處,其下可能有熾熱的岩漿房。深潛器還發現熱泉周圍棲息著各種奇異的動物,包括長達3米的巨大管棲蠕蟲。
縱向延伸的中央裂谷和橫向斷裂帶是大洋中脊最突出的特徵。裂谷是沿正斷層經過顯著錯斷所形成的,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動的巨型凹地。沿大洋中脊頂部發育的裂谷稱中央裂谷。谷寬約25~50公里,深約1~3公里。裂谷兩側為突起的裂谷山脊。中央裂谷是地球上最大的張裂帶。其正斷層的走向與中脊及其裂谷平行;斷層面多向中脊軸部傾斜;橫斷面呈U字或V字形。谷深和谷寬與海底擴張速度有關。慢速擴張的中脊,其裂谷深達1.5~3公里,斷距約200餘米,谷地外形清晰。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大多發育這種裂谷。中速擴張的中脊上裂谷較淺,斷距僅50米。快速擴張的中脊一般不見裂谷的痕跡,只有斷距小於50米的斷崖,如東太平洋海隆。在太平洋,其位置偏東,稱東太平洋海隆(海嶺)。大西洋中脊呈“S”形,與兩岸近於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擴充套件資料:大洋洋脊在大西洋位置居中,走向與大西洋東西兩岸大體平行,呈S形展布,稱為大西洋中脊。印度洋的洋脊也大體居中,分成三支,呈入字形展布,通稱印度洋中脊;三條分支分別稱為:中央印度洋海嶺,西南印度洋海嶺和東南印度洋海嶺。太平洋的洋脊分佈則偏東,且兩坡比較平緩,故稱東太平洋海隆。三大洋洋脊的南端彼此相連,北端則伸進大陸或島嶼。大西洋中脊向北延伸,穿過冰島,與北冰洋中脊相連線。大洋中脊的熱流值大於周圍洋盆,由脊頂向兩側熱流值逐漸降低。高熱流值見於脊頂或中央裂谷帶,熱流平均值可達 2~3HFU以上。翼部區的熱流值接近大洋平均值。在脊頂或裂谷帶附近實測的熱流值高低變化很大,甚至在短距離內便相差幾個數量級。這可能與熱水對流作用有關。冷海水順脊頂張裂隙滲入洋殼內部,逐漸受熱,然後以熱泉形式從海底排出。由於在冷、熱兩種海水對流的過程中要釋放出大量的熱,故在某些地點測得的熱流值明顯偏低(海底熱流計測得的熱流值只是總熱流量中的傳導部分)。在東太平洋海隆北緯21°和加拉帕戈斯海嶺頂部,由深潛器直接觀察到的海底熱泉,其溫度高達380°C,這進一步說明脊頂是熱地幔物質上湧之處,其下可能有熾熱的岩漿房。深潛器還發現熱泉周圍棲息著各種奇異的動物,包括長達3米的巨大管棲蠕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