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首大家都學過的古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其實就基本上可以解釋你的問題了,不是不知福,而是看問題的角度 不一樣,他沒看見!
這話一般都是第三人說出來了,從來沒見過哪個人感嘆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為什麼呢?還不是因為又一句古話: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身為當事人,往往已經困於局中無法自拔,而第三者則是可以客觀冷靜的對當局者所處的環境做出一個判斷,當然,是否準確就不能下定論了。
這個身在福中不知福,還可以這樣解釋:沒有對比自然就沒有優劣好壞,所以一個人被人認為身在福中不知福有可能是因為當局者自己並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與對比,沒和比自己慘的人有一個鮮明的對比自然就不清楚自己的生活有多幸福,亦或者說雖然有過對比,但卻並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差距。
這個福其實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意義同樣不同,比如我很餓的時候,你有一個饅頭,你就比我幸福,我很渴的時候你有一杯水,你就比我幸福,我想上廁所的時候只有一個坑卻被你佔了,你比我幸福。這幾個簡單的對比 裡就包含著一個很大的問題,什麼是幸福?我需要但卻沒有,而你有的,在我看來你就是幸福的,而並不在乎擁有的人是否真的如沒有者那般有強烈的佔有慾。
其實這樣的幸福只能看得見,卻不見得是真幸福。因為人的慾望是無法滿足的,本來人的想法是,我想有而沒有的東西一旦屬於我了,我就很幸福,但現實 往往是:有了一個,想要第二個,或者有了這個,想要那個!這是人的本性。在這樣的慾望驅使下,不會有真正的幸福。
那麼幸福應該從何而來呢?其實幸福源於內心的平和,如果你滿足於你當前擁有的,雖然不介意擁有更多但卻不熱衷於追求它們,你其實就已經是幸福的了。
先來首大家都學過的古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其實就基本上可以解釋你的問題了,不是不知福,而是看問題的角度 不一樣,他沒看見!
這話一般都是第三人說出來了,從來沒見過哪個人感嘆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為什麼呢?還不是因為又一句古話: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身為當事人,往往已經困於局中無法自拔,而第三者則是可以客觀冷靜的對當局者所處的環境做出一個判斷,當然,是否準確就不能下定論了。
這個身在福中不知福,還可以這樣解釋:沒有對比自然就沒有優劣好壞,所以一個人被人認為身在福中不知福有可能是因為當局者自己並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與對比,沒和比自己慘的人有一個鮮明的對比自然就不清楚自己的生活有多幸福,亦或者說雖然有過對比,但卻並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差距。
這個福其實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意義同樣不同,比如我很餓的時候,你有一個饅頭,你就比我幸福,我很渴的時候你有一杯水,你就比我幸福,我想上廁所的時候只有一個坑卻被你佔了,你比我幸福。這幾個簡單的對比 裡就包含著一個很大的問題,什麼是幸福?我需要但卻沒有,而你有的,在我看來你就是幸福的,而並不在乎擁有的人是否真的如沒有者那般有強烈的佔有慾。
其實這樣的幸福只能看得見,卻不見得是真幸福。因為人的慾望是無法滿足的,本來人的想法是,我想有而沒有的東西一旦屬於我了,我就很幸福,但現實 往往是:有了一個,想要第二個,或者有了這個,想要那個!這是人的本性。在這樣的慾望驅使下,不會有真正的幸福。
那麼幸福應該從何而來呢?其實幸福源於內心的平和,如果你滿足於你當前擁有的,雖然不介意擁有更多但卻不熱衷於追求它們,你其實就已經是幸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