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宇永恆
-
2 # 令狐迦基
天文學一般強調的是量級。比如說,某個星系離開我們50億光年。那麼,大致就是有10億年左右的誤差。除了少數非常精確的測量,一般都是到量級這個精度。
其次,天文學是非常複雜的科學,基本上,一般人想到的可能產生問題的因素,天文學家都會考慮到。
天文學家寫出一篇文章,得到一個天體距離的結果,不是像一般人想象那樣,觀測一下,計算機程式設計分析,就得到結果了。
而是,要把天體的模型建立,中間各種產生問題的因素,能得到的資料全部去尋找或搜尋。反覆分析,往往是一個課題組一起分析。最後得到結論。
比如一個新的超新星遺蹟,一個博士生,可能要用1-3年,獲得結果。
論文發表後,還會有不同的專家給出意見看法,或贊同,或反對,或改進。然後繼續觀測、研究。經過5-10年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意見。
要不然,也不會現在要做一個天文學的工作者,至少博士畢業了。
什麼叫宇宙觀測?宇宙觀測是指人類能夠掌握宇宙的整體範圍,用天文望遠鏡把光距離縮小到一定程度,最計算出特定的位置所消耗的時間點的精準數值。那麼,在目前的科學觀測只能說是人類在觀測宇宙的部分資料值,而這個資料值是單純的,如果踏錯毫釐,必會誤差千里!要我確切的說,簡直是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