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止水草堂

    其實你這個問題往大了講就是: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區別或者說優劣。

    在社會上闖蕩兩年,其實也是一種學習。學習並不止是課本中的知識,當然還包括實踐學習。記得在90年代,都流行一種風氣,每家每戶的孩子在完成初中的學習後,面臨兩種選擇,考上高中的繼續去高中讀書,而落榜的孩子家長第一反應是讓孩子學門手藝,在我看來這就是兩種學習。

    既然是學習那就存在不同人對學習的不同效果,張三對理論研究很在行,李四動手能力強。所以你的闖蕩得到了人生閱歷與另一個人在學校學習做夢,這不能直觀比較。或許你在學校學習可能會取得比你在外面闖蕩更好的成就。他在外面闖蕩有可能落得比現在更糟糕的下場。所以接受何種教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那怎麼評判你所說的這兩種情況的優劣呢?這裡我想先用成本與風險來衡量,在外闖蕩的你,可能付出了更大的人生成本,更大的風險。正如所說,身上留下很多傷,這就是成本與風險。真正要區分優劣,個人覺得如何變現才是最終可以評判的標準。你的人生閱歷如何轉化成事業和財富,他的知識又是否能轉化成金錢與成功。

    綜上所述,不能用個例來評判社會學習與學校學習的優劣,其實兩者綜合才是正解。知識需要實踐檢驗,實踐又能豐富經驗補充知識,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2 # 亦非臺

    你想否定學校教育?醒醒吧。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從頭到腳都和沒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一樣。哪怕他受的是最劣質的高等教育。

  • 3 # 陳妍媽媽

    答主的問題,其實是想大家說,上社會大學更有利於青年的發展,但其實這兩者是沒有辦法比較的。

    我相信,但凡有辦法能去上大學,家裡父母肯定都會願意供孩子去讀書,無奈提早進入社會,肯定是有什麼不得以的原因,要麼家裡條件困難,要麼學習成績不理想。

    不管是因為哪一個原因,而進入社會大學的孩子,都必將為之付出代價,品嚐人間的甘苦。至於那些在大學混日子的孩子,其實很簡單,生活的苦人是一定要吃的,只不過有的人早吃有的人晚吃。早吃,人因為年輕,苦還能吞得下去,等到人年紀大了再去吃苦,就會更加悽慘了。

    所以不管是哪種經歷,接受現實好好地充實自己。如果只是為了文憑的話,現在想要獲得文憑的渠道太多了,不要怨天尤人,人生的路還長。

  • 4 # 蝶戀枯葉匿

    然後呢,一身傷治癒了嗎?也就是所謂的賺錢了嗎?如果沒有,你覺得公司會要你還是剛畢業的大學生?自己創業的話現在這個時代,你有把握有本錢嗎?別淨想著比,因為你在學生時代就已經輸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把物當人這種寫法的好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