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立足雙語基地,加強雙語人才培訓。作語為“全國雙語法官培訓基地”和“國家民委雙語人才培訓基地”,組織開展“全國法院藏漢雙語法官培訓班”“全國藏語文翻譯中級人員專題研修班”“四川省藏文學校師資培訓班”等專題培訓班及各級各類雙語幹部培訓班,近三年培訓雙語人才5000餘人次;選派專家赴四川省藏校、甘孜州職校、甘孜州民幹校舉辦專題講座,積極推動民族幹部、雙語人才培訓工作。
二是打造“雛鷹書院”,精準助力教育脫貧。學校於2017年1月成立彝區教育扶貧團隊,啟動實施“雛鷹書院”計劃,聯合四川民族出版社彝文出版中心等相關單位定期向建立“雛鷹書院”的小學捐贈彝族傳統文化典籍等圖書。截至目前,已在彝區23所小學建立“雛鷹書院”,打造“大學+小學”模式,促進涼山彝區教育和人的全面發展,探索當代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教育的新路徑。
三是紮根民族地區,開展志願服務。學校“格桑花”志願者服務隊紮根海拔3507米的雪域高原,5年來,累計選派21名志願者赴紅原縣中學開展為期一年的基礎教育志願服務工作,累計服務各族學子3000餘名,建立“格桑花”獎學金、“暖冬行動”、“高原愛心書屋”、“愛心1+1幫扶”等教育扶貧專案,累積捐贈物資及助學金達200餘萬元。團隊受到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同志親自回信表揚,獲第23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四是圍繞科技服務,普及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自2009年起,學校每年組織開展多次雙語教育科普活動,足跡遍佈四川、雲南、青海、重慶、湖南等民族地區,透過開授健康課堂、設立雙語宣傳展板、網路及紙件問卷調查、發放藏漢(彝漢)雙語宣傳冊等方式,開展雙語科普宣傳。
一是立足雙語基地,加強雙語人才培訓。作語為“全國雙語法官培訓基地”和“國家民委雙語人才培訓基地”,組織開展“全國法院藏漢雙語法官培訓班”“全國藏語文翻譯中級人員專題研修班”“四川省藏文學校師資培訓班”等專題培訓班及各級各類雙語幹部培訓班,近三年培訓雙語人才5000餘人次;選派專家赴四川省藏校、甘孜州職校、甘孜州民幹校舉辦專題講座,積極推動民族幹部、雙語人才培訓工作。
二是打造“雛鷹書院”,精準助力教育脫貧。學校於2017年1月成立彝區教育扶貧團隊,啟動實施“雛鷹書院”計劃,聯合四川民族出版社彝文出版中心等相關單位定期向建立“雛鷹書院”的小學捐贈彝族傳統文化典籍等圖書。截至目前,已在彝區23所小學建立“雛鷹書院”,打造“大學+小學”模式,促進涼山彝區教育和人的全面發展,探索當代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教育的新路徑。
三是紮根民族地區,開展志願服務。學校“格桑花”志願者服務隊紮根海拔3507米的雪域高原,5年來,累計選派21名志願者赴紅原縣中學開展為期一年的基礎教育志願服務工作,累計服務各族學子3000餘名,建立“格桑花”獎學金、“暖冬行動”、“高原愛心書屋”、“愛心1+1幫扶”等教育扶貧專案,累積捐贈物資及助學金達200餘萬元。團隊受到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同志親自回信表揚,獲第23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四是圍繞科技服務,普及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自2009年起,學校每年組織開展多次雙語教育科普活動,足跡遍佈四川、雲南、青海、重慶、湖南等民族地區,透過開授健康課堂、設立雙語宣傳展板、網路及紙件問卷調查、發放藏漢(彝漢)雙語宣傳冊等方式,開展雙語科普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