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gccghcc

    這裡最難理解的是第一段。開頭一層用類比論證的方法提出“人應該捨生取義”的論點,這沒有疑問,關鍵是下面的論證思路是怎樣的呢?有人說分三層,第一層“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避也”是圍繞論點正面講道理;第二層“如使……由是則可心避患而有不為也。”從反面講道理,第三層,“是故……”是結論。我以為這樣的分法也符合作者的思路,問題是前兩層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呢?是並列關係,是遞進關係,還是轉折關係?你把它譯成現代漢語,還是看不出來。我以為這一段是在正反對比說理的基礎上又加了個事例,其中“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就是敘述事例的,在此基礎上才得出後面的結論。我試著把這一段意譯如下:有的人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他厭惡的有超過死亡的,所以有些禍患不去躲避。反過來,假使有的人認為自己想要的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他為了求生什麼事都做;自己厭惡的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一切逃避死亡的事他都可以做。但是,現實中確實有人能求生卻不求生,能避死卻不避死。所以說,人想要的有超過生命的,這就是義,人厭惡的有超過死亡的,這就是不義。以上是文章對第一個分論點“捨生取義之心人皆有之”的論述。緊接著,文章提出了第二個分論點“捨生取義之心惟賢者能勿喪耳”。然後從正面舉例,用貧者不食嗟來之食的例子來證明貧賤之時能保持捨生取義之心;接下來從反面舉例,在萬鍾之奉面前就喪失了捨生取義之心,從而證明了不賢者就會喪失本心。總之全文在提出總論點之後,用兩個遞進關係的分論點來支撐總論點。這樣原文的自然段就不能像冀教版的教材那樣分了,“一簞食”一段應合在下段。把開頭提出論點的一層獨立為一個自然段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第33和34回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