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03564729493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分裂和朝代更迭地歷史時期,因為激烈的戰爭頻繁發生,從而導致人口的大量減少。對於東漢來說,人口頂峰時期達到了6000萬人左右,成為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不過,到了公元157年左右,當時的東漢人口出現了下降趨勢,也即在5600萬左右。在東漢末年,因為黃巾軍起義,包括董卓在都城的作亂,並引起各地軍閥之間的混戰,東漢人口開始進入到劇烈下降階段。

    公元208年,曹操和孫權、劉備之間爆發了赤壁大戰。也即三國前期,當時的人口已經下降到“十室九空”的地步了。當然,在赤壁大戰後,曹操、劉備、孫權三家繼續發動戰爭,劉備西取巴蜀,北攻漢中,曹操則對西涼地區予以收復。公元221年,劉備和孫權之間爆發了夷陵之戰。由此,在三國三大戰役均結束之後,當時的中國才進去到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

    在三國格局正式形成後,魏蜀吳三個國家的人口也來到了一個比較穩定的時期。根據杜佑《通典》裡給出的資料,劉備建立的蜀漢,其人口在90—95萬之間。在魏國消滅蜀國後,兩個國家加在一起的人口是530—540萬之間。然後,再算上吳國的230萬人口的話,總人口也不到800萬。

    由此,相對於東漢末年的5000萬人口,三國末期的人口只有800萬左右,也即只有前者的六分之一左右,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裡,三華人口竟然銳減了4000多萬,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大大小小的戰爭,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為代表的三國三大戰役等,成為導致三華人口銳減的原因之一。當然,人口銳減到這麼嚴重,單靠戰爭也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水災、饑荒等也是造成人口下降的重要原因。

    再者,對於三國這個歷史階段,瘟疫也是造成人口下降的原因之一。雖然在東漢末年,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遏制了瘟疫的流行勢頭,但顯然無法徹底解決瘟疫對當時人口的侵蝕。與此同時,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自然災害,也讓百姓處在艱難地環境下。比如在東漢最後的50年時間裡,北方的旱災導致很多百姓南下避難,而黃河和長江流域則連續發生了多次水災,也讓百姓民不聊生。

    最後,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和平年代,一旦發生大規模瘟疫和自然災害的話,朝廷還可以賑災救助百姓。但是,在東漢朝廷變成傀儡,曹操、袁紹、劉備、孫權等各大軍閥混戰不止的背景下,賑災和救助百姓很可能會讓位於戰爭,並因為戰爭的破壞,而加劇了自然災害的破壞力。由此,三華人口才會出現從5000萬銳減到800萬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可波羅遊記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