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土山關公約三事”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5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以後,跟關羽和張飛失散了,獨自投奔河北袁紹。曹操使用計策奪取了徐州的下邳,程昱獻計,將關羽逼到絕處,大將張遼前往土山說降。派遣跟關羽有一面之交的張遼來勸降。
關羽提出三個先決條件:
一是隻投降漢獻帝,不投降曹操;
二是劉備的兩位夫人要受到贍養和尊重;
三是一旦知道兄長劉備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
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曹操愛才心切,就答應了關羽的全部要求,漢獻帝還任命他當偏將軍。
擴充套件資料:
主要人物:
1、關羽
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被稱為“美髯公”。
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藉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軍事摩擦中逐漸佔據上風,隨後水陸並進,圍攻襄陽、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于禁打的全軍覆沒。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
但隨後東吳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關羽又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兵敗被殺。
2、張遼
張遼(169—222)字文遠,漢族,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城區大夫莊)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官至前將軍、徵東將軍、晉陽侯。後人將他與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並稱為曹魏的“五子良將”。
昔從屬丁原、董卓、呂布。及呂布敗亡,歸曹操。為中郎將,賜爵關內侯。遼隨曹軍征討,戰功累累。
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斬烏丸單于蹋頓於白狼山,又討平梅成、陳蘭等賊寇。曹操赤壁敗退,獨任張遼引李典、樂進等守合肥,以御孫權。
後孫權引軍入寇,張遼率隊迎擊,以八百之眾襲孫權先鋒,挫其銳氣,放冷箭暗射勇將太史慈,差點活捉孫權,威震敵國,名揚天下,拜為徵東將軍。
曹丕踐祚,仍令張遼守禦孫權。黃初二年,張遼屯雍丘,染病。張遼大病期間,孫權尚不敢與其一戰。
吳國有小孩哭聲不止,其母言:“張遼來了”,孩童即無再啼。黃初三年,抱病退吳將呂範。遼病篤,卒於江都,諡剛侯。卒年五十四歲。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5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以後,跟關羽和張飛失散了,獨自投奔河北袁紹。曹操使用計策奪取了徐州的下邳,程昱獻計,將關羽逼到絕處,大將張遼前往土山說降。派遣跟關羽有一面之交的張遼來勸降。
關羽提出三個先決條件:
一是隻投降漢獻帝,不投降曹操;
二是劉備的兩位夫人要受到贍養和尊重;
三是一旦知道兄長劉備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
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曹操愛才心切,就答應了關羽的全部要求,漢獻帝還任命他當偏將軍。
擴充套件資料:
主要人物:
1、關羽
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被稱為“美髯公”。
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藉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軍事摩擦中逐漸佔據上風,隨後水陸並進,圍攻襄陽、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于禁打的全軍覆沒。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
但隨後東吳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關羽又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兵敗被殺。
2、張遼
張遼(169—222)字文遠,漢族,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城區大夫莊)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官至前將軍、徵東將軍、晉陽侯。後人將他與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並稱為曹魏的“五子良將”。
昔從屬丁原、董卓、呂布。及呂布敗亡,歸曹操。為中郎將,賜爵關內侯。遼隨曹軍征討,戰功累累。
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斬烏丸單于蹋頓於白狼山,又討平梅成、陳蘭等賊寇。曹操赤壁敗退,獨任張遼引李典、樂進等守合肥,以御孫權。
後孫權引軍入寇,張遼率隊迎擊,以八百之眾襲孫權先鋒,挫其銳氣,放冷箭暗射勇將太史慈,差點活捉孫權,威震敵國,名揚天下,拜為徵東將軍。
曹丕踐祚,仍令張遼守禦孫權。黃初二年,張遼屯雍丘,染病。張遼大病期間,孫權尚不敢與其一戰。
吳國有小孩哭聲不止,其母言:“張遼來了”,孩童即無再啼。黃初三年,抱病退吳將呂範。遼病篤,卒於江都,諡剛侯。卒年五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