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孩子的避風港
-
2 # 七彩飛揚說歷史
哲學是一門關於世界觀與人生觀的學說,也是系統化與理論化的世界觀與人生觀。因此,每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但是也只有哲學家才把這世界觀與人生觀上升為理論高度與系統化。所以,哲學的本質與核心內容是世界觀與人生觀,外在表現形式才是用文字來表達對世界與人生的看法。由於每個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不同,所以哲學理論與哲學派別也是多樣化的。西方哲學經歷了本體論到認識論,以及形而上學結構和後現代主義的發展歷程。中國哲學比較側重於對人生與社會對關注,如儒家哲學,道家哲學都是指導為人處世的。
-
3 # 手機使用者—暖水瓶
哲學核心內容是唯物主義,表現形態是辯證法。世界是物質的,物質世界的運動規律是辯證法所揭示的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就是說,辯證法建立在唯物主義基礎上才有意義。物質世界是運動的,運動的形式就是辨證法。
-
4 # 王義君
哲學的根本問題及其核心內容是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係問題。根據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而形成唯心主義哲學和唯物主義哲學兩大對立派別。
唯心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意識、精神的產物,意識、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把客觀世界看成是主觀意識的體現或產物的叫主觀唯心主義,把客觀世界看成是客觀精神的體現或產物的叫客觀唯心主義。唯心主義一般是剝削階級的世界觀。
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按它的本質來說是物質的,是在人的意識之外,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物質存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物主義一般是先進階級的世界觀,它經歷了樸素的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三個發展階段。謝謝!
-
5 # 中土熒
哲學的核心內容(或問題)是以"精神和物質,思維與存在"為前提的方法認識論,即認識論以"唯物論或唯心論"的世界觀作為主(指)導原則。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認識論。古今中外,門派眾多,歸納起來不外乎就是唯物論觀和唯心論觀。以唯物主義認識論而言,即以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三大認識規律作為表現形式來對自然界、人類社會作一概括或總結認識。其相互關係是認識物件修正完善認識主體;認識主體歸納演繹認識物件。以達成主客觀的有機統一,得出相對結論(真理)!
回覆列表
哲學是一門關於世界觀的學問,探索的是邏輯性,規律性的問題,如果不結合到具體事物上,其本身並沒有什麼內容和形式。
尼采當初的《悲劇的誕生》,也並不是一部專門撰寫的哲學著作,論述的是美學方面的著作。愛因斯坦也是一位哲學家,他的哲學思想也是透過科學領域的成就具體體現出來的。即使象康德這樣的哲學家,他的哲學思想也體現在人的本身,體現在道德,倫理,情操這些具體問題上來。
看待哲學的正當方法是,把一切可說的東西就是具體到內容和形式上的東西,都留給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說去,而對於哲學,哲學家如果拋開自然和人這些具體的物件,它的本身是沒什麼可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