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三星提出DDR記憶體產品後,得到各大廠商的廣泛支援,DDR也成為21世紀主流的記憶體規範,各大晶片廠商推出的晶片產品幾乎都支援DDR。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現如今這一市場都被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家公司牢牢把控著,三家公司市場份額累計超過95%。之所以能夠對這一市場形成“壟斷”,是因為三家公司在DDR記憶體方面存在著很強的技術實力,擁有很高的技術門檻,業內的其他幾家行業沒有那麼強的技術,俗話說胳膊擰不過大腿,正是因為此所以其他廠商才沒能從市場中分到一塊自己的蛋糕。
DDR記憶體市場長時間被壟斷,也讓市場失去了部分活力,過去一年多的時間,DDR4記憶體芯片價格持續下降,8GB DDR4單條記憶體在3年的時間裡從千元價格跌落至200元左右,很多玩家對DDR4記憶體也失去了興趣,想要早日用上DDR5,只是DDR5記憶體的發展並沒有大家預想中那麼快,畢竟在技術的研發過程中也需要很大的難度,而2019年各大廠商都表態,表示2019年用上DDR5是沒戲了,但2020年各大儲存晶片廠商會爭取實現DDR5記憶體量產,不過量產並不意味著大範圍的應用,想要實現真正的普及估計要等到兩至三年後。
簡單點說,現在正處於DDR5記憶體賽道的一個起點,很多巨頭廠商也只是剛剛邁出第一步而已,所以其他不佔優勢的廠商也可以藉著這個機會實現一次突破性發展。近日,有訊息稱,南亞科在這一關鍵節點上或許迎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轉折。
此前,南亞科的技術也是美光授權的。大家都知道,技術不能總是依賴別的廠商進行授權,畢竟現在斷供、卡脖子的情況經常出現,而對於小廠商來說,一旦出現這樣的意外那很有可能會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日後想要爬起來就難上加難了。
今年南亞科開始逐步擺脫被美光的技術依賴,開始走上自主研發的道路,生產10nm級記憶體,日後還將自產DDR4/LPDDR4/DDR5等記憶體顆粒。需要注意的是,南亞科技雖然是全球第四大記憶體長,但是其市場份額僅為2%左右,在技術方面和其他廠商相比落後很多,要知道三星、美光和SK海力士都在發展1X、1Y、1Znm工藝時,南亞的主力產品還是30nm,也就這兩年其在完成了20nm記憶體,而且還是在在別的廠商授權的情況下完成了。
如今,南亞科決定自研對其而言也算是一個新的起點,預計今年下半年其10nm級簽到產品會開始試產,如果成功的話,日後還會繼續研發第二代產品,逐步取得新的提升。
1996年三星提出DDR記憶體產品後,得到各大廠商的廣泛支援,DDR也成為21世紀主流的記憶體規範,各大晶片廠商推出的晶片產品幾乎都支援DDR。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現如今這一市場都被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家公司牢牢把控著,三家公司市場份額累計超過95%。之所以能夠對這一市場形成“壟斷”,是因為三家公司在DDR記憶體方面存在著很強的技術實力,擁有很高的技術門檻,業內的其他幾家行業沒有那麼強的技術,俗話說胳膊擰不過大腿,正是因為此所以其他廠商才沒能從市場中分到一塊自己的蛋糕。
DDR記憶體市場長時間被壟斷,也讓市場失去了部分活力,過去一年多的時間,DDR4記憶體芯片價格持續下降,8GB DDR4單條記憶體在3年的時間裡從千元價格跌落至200元左右,很多玩家對DDR4記憶體也失去了興趣,想要早日用上DDR5,只是DDR5記憶體的發展並沒有大家預想中那麼快,畢竟在技術的研發過程中也需要很大的難度,而2019年各大廠商都表態,表示2019年用上DDR5是沒戲了,但2020年各大儲存晶片廠商會爭取實現DDR5記憶體量產,不過量產並不意味著大範圍的應用,想要實現真正的普及估計要等到兩至三年後。
簡單點說,現在正處於DDR5記憶體賽道的一個起點,很多巨頭廠商也只是剛剛邁出第一步而已,所以其他不佔優勢的廠商也可以藉著這個機會實現一次突破性發展。近日,有訊息稱,南亞科在這一關鍵節點上或許迎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轉折。
此前,南亞科的技術也是美光授權的。大家都知道,技術不能總是依賴別的廠商進行授權,畢竟現在斷供、卡脖子的情況經常出現,而對於小廠商來說,一旦出現這樣的意外那很有可能會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日後想要爬起來就難上加難了。
今年南亞科開始逐步擺脫被美光的技術依賴,開始走上自主研發的道路,生產10nm級記憶體,日後還將自產DDR4/LPDDR4/DDR5等記憶體顆粒。需要注意的是,南亞科技雖然是全球第四大記憶體長,但是其市場份額僅為2%左右,在技術方面和其他廠商相比落後很多,要知道三星、美光和SK海力士都在發展1X、1Y、1Znm工藝時,南亞的主力產品還是30nm,也就這兩年其在完成了20nm記憶體,而且還是在在別的廠商授權的情況下完成了。
如今,南亞科決定自研對其而言也算是一個新的起點,預計今年下半年其10nm級簽到產品會開始試產,如果成功的話,日後還會繼續研發第二代產品,逐步取得新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