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富不過三代,其實強也很難強過三代。正好到了第四代,周朝權威第一次被地方諸侯國挑戰,其中鬧得最厲害的要算當時的南蠻之國——楚國。
楚國的祖先鬻【yù】熊在過去一直追隨周文王有功,而被分封在自己的地盤上。後來,在周公攝政時期,出於維護大局的考慮,再次對鬻熊的後代——熊繹進行了封賞。
但在周朝建立的政治體系中,楚國地位很低,只相當於一個子男之國(諸侯國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連參加諸侯的正式會議的資格都沒有,只能與其他蠻夷一起看守祭祀用的火堆,幹些抱抱茅草、添添柴火之類的粗活。
抱怨歸抱怨,識時務者為俊傑。在周朝初期的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時代,楚國很聽話。該朝見的時候絕不會落在後面,該進貢的時候也決不拖後腿,諸侯聚會的時候,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地幹分內的活,表現得還不錯,周王室也還感到滿意,因此與周王室的關係也還比較融洽。比如,周成王在岐山南面的一次大規模狩獵活動時,楚君熊繹也前來參加了。
經過周武、成、康三朝50多年的努力發展,楚國發展得很迅速,到周昭王時期,已經成為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國家。而周王室由於先後平定叛亂、征戰鬼方、抗擊犬戎等,戰事不斷,耗費巨大,反倒出現了衰落的跡象。這時候,楚國也開始趁機想奪取王位,於是經常和周昭王發生爭執,終於兩國爆發戰爭。
第一次討伐,周昭王十六年(公元前981年),經過精心準備後,周王朝討伐楚國,取得大捷,繳獲了大批戰利品,不過並沒有徹底征服楚國。
第二次討伐,三年後,周王朝再次討伐,但第二次伐楚沒有第一次順利,周王朝遭到重大損失,特別是在北還途中,中了楚華人的計謀,周昭王也死了(因為嫌丟人對外宣稱是暴病而死,其實是掉進漢水淹死的)。
周昭王死後,他的兒子姬滿即位,也就是周穆王。新天子登基後,公卿大臣們都在琢磨著同樣一件事情:周穆王什麼時候為他的父王周昭王報仇,攻打楚國。“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這個仇應該是非報不可的。
可是!居然!周穆王無動於衷,被世人嘲笑為“殺父之仇也共戴天”。其實周穆王並非不想為父王報仇,而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此時,周王朝的國力已經大不如前,在第二次討伐楚國的那場戰爭中,周王朝的主力部隊多半都葬身江底,而且因為周昭王的多次對外征戰,國家財力大減,國庫空虛。
要錢沒錢,要兵沒兵,拿什麼去跟楚國打!
“殺父之仇也共戴天”,是財政緊張的無奈忍讓,是周王朝由盛而衰“最辛酸的事”。同時也說明,周王朝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常說富不過三代,其實強也很難強過三代。正好到了第四代,周朝權威第一次被地方諸侯國挑戰,其中鬧得最厲害的要算當時的南蠻之國——楚國。
楚國的祖先鬻【yù】熊在過去一直追隨周文王有功,而被分封在自己的地盤上。後來,在周公攝政時期,出於維護大局的考慮,再次對鬻熊的後代——熊繹進行了封賞。
但在周朝建立的政治體系中,楚國地位很低,只相當於一個子男之國(諸侯國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連參加諸侯的正式會議的資格都沒有,只能與其他蠻夷一起看守祭祀用的火堆,幹些抱抱茅草、添添柴火之類的粗活。
抱怨歸抱怨,識時務者為俊傑。在周朝初期的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時代,楚國很聽話。該朝見的時候絕不會落在後面,該進貢的時候也決不拖後腿,諸侯聚會的時候,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地幹分內的活,表現得還不錯,周王室也還感到滿意,因此與周王室的關係也還比較融洽。比如,周成王在岐山南面的一次大規模狩獵活動時,楚君熊繹也前來參加了。
經過周武、成、康三朝50多年的努力發展,楚國發展得很迅速,到周昭王時期,已經成為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國家。而周王室由於先後平定叛亂、征戰鬼方、抗擊犬戎等,戰事不斷,耗費巨大,反倒出現了衰落的跡象。這時候,楚國也開始趁機想奪取王位,於是經常和周昭王發生爭執,終於兩國爆發戰爭。
第一次討伐,周昭王十六年(公元前981年),經過精心準備後,周王朝討伐楚國,取得大捷,繳獲了大批戰利品,不過並沒有徹底征服楚國。
第二次討伐,三年後,周王朝再次討伐,但第二次伐楚沒有第一次順利,周王朝遭到重大損失,特別是在北還途中,中了楚華人的計謀,周昭王也死了(因為嫌丟人對外宣稱是暴病而死,其實是掉進漢水淹死的)。
周昭王死後,他的兒子姬滿即位,也就是周穆王。新天子登基後,公卿大臣們都在琢磨著同樣一件事情:周穆王什麼時候為他的父王周昭王報仇,攻打楚國。“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這個仇應該是非報不可的。
可是!居然!周穆王無動於衷,被世人嘲笑為“殺父之仇也共戴天”。其實周穆王並非不想為父王報仇,而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此時,周王朝的國力已經大不如前,在第二次討伐楚國的那場戰爭中,周王朝的主力部隊多半都葬身江底,而且因為周昭王的多次對外征戰,國家財力大減,國庫空虛。
要錢沒錢,要兵沒兵,拿什麼去跟楚國打!
“殺父之仇也共戴天”,是財政緊張的無奈忍讓,是周王朝由盛而衰“最辛酸的事”。同時也說明,周王朝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