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某一段時間內,各次觀測的氣溫值的算術平均值。根據計算時間長短不同,可有某日平均氣溫、某月平均氣溫和某年平均氣溫等。通常透過氣溫的平均情況來表達氣溫一天的狀況,這就是平均氣溫。由於不同氣象站,每天觀測次數不等,中國氣象部門統一規定,日平均氣溫是把每天02時、08時、14時、20時四次測量的氣溫求平均,還要精確到1/10度。除了日平均氣溫,還有候(5天)、旬(10天)、月、年平均氣溫。以表達不同時段氣溫的變化特點。氣象部門每天02時、08時、14時、20時(北京時)每隔6小時進行一次觀測或者02時、05時、08時、11時、14時、17時、20時、23時每隔3小時進行氣溫觀測。為了特殊需要(如航空),甚至進行間隔1小時、半小時的氣象觀測。1、某日平均氣溫:是指一天24小時的平均氣溫。氣象學上通常用一天2時、8時、14時、20時四個時刻的平均氣溫作為一天的平均氣溫(即四個氣溫相加除以4)。2、某月平均氣溫:某一月的多日平均氣溫的平均值。3、某年平均氣溫:某年的多日平均氣溫(或多月平均氣溫)的平均值。擴充套件資料:自然因素某地氣溫除了由於太陽輻射的變化而引起的週期性變化外,還有因大氣的運動而引起的非週期性變化。實際氣溫的變化,就是這兩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前者的作用大,則氣溫顯出週期性變化;相反,就顯出非週期性變化。不過,從總的趨勢和大多數情況來看,氣溫日變化和年變化的週期性還是主要的。熱量平衡中各個分量,如輻射差額、潛熱和顯熱交換等,都受不同的控制因子影響。這些因子諸如緯度、季節等天文因子有著明顯的地帶性和週期的特性。而下墊面性質、地勢高低,以及天氣條件,如雲量多少、大氣乾溼程度等,均帶有非地帶性特徵。同時,不同地點,這些因子的影響也不相同,因而在熱量的收支變化中引起的氣溫分佈也呈不均勻性。人類影響(1)城市下墊面(大氣底部與地表的接觸面)特性的影響城市內大量人工構築物如鋪裝地面、各種建築牆面等,改變了下墊面的熱屬性。城市地表含水量少,熱量更多地以顯熱形式進入空氣中,導致空氣升溫。同時城市地表對太Sunny的吸收率較自然地表高,能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進而使空氣得到的熱量也更多,溫度升高。(2)城市大氣汙染城市中的機動車輛、工業生產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動,產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塵等,這些物質可以大量地吸收環境中熱輻射的能量,產生眾所周知的溫室效應,引起大氣的進一步升溫。(3)人工熱源的影響工廠、機動車、居民生活等,燃燒各種燃料、消耗大量能源,無數個火爐在燃燒,都在排放熱量。(4)城市裡的自然下墊面減少城市的建築、廣場、道路等等大量增加,綠地、水體等自然因素相應減少,放熱的多了,吸熱的少了,緩解熱島效應的能力就被削弱了。
指某一段時間內,各次觀測的氣溫值的算術平均值。根據計算時間長短不同,可有某日平均氣溫、某月平均氣溫和某年平均氣溫等。通常透過氣溫的平均情況來表達氣溫一天的狀況,這就是平均氣溫。由於不同氣象站,每天觀測次數不等,中國氣象部門統一規定,日平均氣溫是把每天02時、08時、14時、20時四次測量的氣溫求平均,還要精確到1/10度。除了日平均氣溫,還有候(5天)、旬(10天)、月、年平均氣溫。以表達不同時段氣溫的變化特點。氣象部門每天02時、08時、14時、20時(北京時)每隔6小時進行一次觀測或者02時、05時、08時、11時、14時、17時、20時、23時每隔3小時進行氣溫觀測。為了特殊需要(如航空),甚至進行間隔1小時、半小時的氣象觀測。1、某日平均氣溫:是指一天24小時的平均氣溫。氣象學上通常用一天2時、8時、14時、20時四個時刻的平均氣溫作為一天的平均氣溫(即四個氣溫相加除以4)。2、某月平均氣溫:某一月的多日平均氣溫的平均值。3、某年平均氣溫:某年的多日平均氣溫(或多月平均氣溫)的平均值。擴充套件資料:自然因素某地氣溫除了由於太陽輻射的變化而引起的週期性變化外,還有因大氣的運動而引起的非週期性變化。實際氣溫的變化,就是這兩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前者的作用大,則氣溫顯出週期性變化;相反,就顯出非週期性變化。不過,從總的趨勢和大多數情況來看,氣溫日變化和年變化的週期性還是主要的。熱量平衡中各個分量,如輻射差額、潛熱和顯熱交換等,都受不同的控制因子影響。這些因子諸如緯度、季節等天文因子有著明顯的地帶性和週期的特性。而下墊面性質、地勢高低,以及天氣條件,如雲量多少、大氣乾溼程度等,均帶有非地帶性特徵。同時,不同地點,這些因子的影響也不相同,因而在熱量的收支變化中引起的氣溫分佈也呈不均勻性。人類影響(1)城市下墊面(大氣底部與地表的接觸面)特性的影響城市內大量人工構築物如鋪裝地面、各種建築牆面等,改變了下墊面的熱屬性。城市地表含水量少,熱量更多地以顯熱形式進入空氣中,導致空氣升溫。同時城市地表對太Sunny的吸收率較自然地表高,能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進而使空氣得到的熱量也更多,溫度升高。(2)城市大氣汙染城市中的機動車輛、工業生產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動,產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塵等,這些物質可以大量地吸收環境中熱輻射的能量,產生眾所周知的溫室效應,引起大氣的進一步升溫。(3)人工熱源的影響工廠、機動車、居民生活等,燃燒各種燃料、消耗大量能源,無數個火爐在燃燒,都在排放熱量。(4)城市裡的自然下墊面減少城市的建築、廣場、道路等等大量增加,綠地、水體等自然因素相應減少,放熱的多了,吸熱的少了,緩解熱島效應的能力就被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