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介紹
別名:芫荽、鹽荽、胡荽、漫天星等。性昧辛、溫,微毒,不可多食。
屬唇形科植物。原產地為地中海沿岸及中亞地區,中國在漢代由張騫於公元前119年引入,在《齊民要術》中已有栽培技術和醃製方法的記載。
成分每百克含蛋白質2.0克,碳水化合物6.9克,脂肪0.3克,鈣170毫克,磷49毫克,鐵5.6毫克,胡蘿蔔3.77毫克,維生素C41毫克以及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此外還含有揮發油,右旋甘露糖醇,黃酮甙等,《本草綱目》列入菜部,可作菜食。因其嫩莖和鮮葉具有特殊香味,常用作菜餚的提味,如做魚時放些香菜,魚腥味便會淡化許多。現在,香菜已不單純做“配角”,“魚香肉絲”、“鹽水香菜”裡,香菜是名副其實的主料之一。
功用調中消食、種水,種子治目翳。
食法推薦
香菜梗炒肚絲
原料:熟豬肚200克,香菜150克,清油1000克(約耗?00克),料酒、鹽、味精、米醋、蔥薑絲、蒜片、香油各少許。
製法:1、將熟豬肚洗淨,切鹹4釐米長的細絲,放入沸水鍋裡焯一下,撈出瀝水待用。2、將香菜擇洗乾淨,去葉切成寸段,待用。3、鍋置旺火上,放油燒至六成熱時,將肚絲滑油,然後撈出瀝油,原鍋中留些許底油,燒至七成熱時,將肚絲、香菜段及調味料加入,快速顛鍋拌勻,然後勾芡,淋油,出鍋裝盤即成。
特點:白綠相間,質地鮮嫩,清淡爽口,可以補虛,特別適合於便血者食用。
食療偏方
中醫認為,香菜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闢一切不正之氣,為溫中健胃養生食品。日常食之,有消食下氣,醒脾調中,壯陽助興等功效,適於寒性體質。胃弱體質以及腸腑壅滯者食用,可用來治療胃脘冷痛,消化不良、麻疹不透等症狀。
小兒出疹痘:可取香菜製成香菜酒擦面板,或水煎香菜,趁熱燻鼻,或蘸湯擦面及頸部,可以加速疹痘發出,如已出者則應停止使用。
消化不良:橘皮。生薑共入粳米粥內,再加香菜製成香菜粥,可增強散寒止痛、健胃消食的功效,常用於治風寒頭痛。胃弱食滯等症。
高血壓:用鮮香菜10克,加葛根10克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次服50毫升,服10天為1個療程,對治療高血壓有輔助療效。
呃忒:羅勒葉6克(鮮葉加倍),生薑3片,開水泡或煎一沸,趁熱服。
嘔吐反胃:鮮草適量搗汁一匙,甘蔗汁二匙,加溫服,一日2次。
眼角膜生翳:種子1-2粒,洗淨,納入眼毗內,閉目少頃,種子溼脹了,粘連目搜而出。
食用禁忌
服用補藥或中藥白朮、丹皮時不宜食用香菜。
植物介紹
別名:芫荽、鹽荽、胡荽、漫天星等。性昧辛、溫,微毒,不可多食。
屬唇形科植物。原產地為地中海沿岸及中亞地區,中國在漢代由張騫於公元前119年引入,在《齊民要術》中已有栽培技術和醃製方法的記載。
成分每百克含蛋白質2.0克,碳水化合物6.9克,脂肪0.3克,鈣170毫克,磷49毫克,鐵5.6毫克,胡蘿蔔3.77毫克,維生素C41毫克以及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此外還含有揮發油,右旋甘露糖醇,黃酮甙等,《本草綱目》列入菜部,可作菜食。因其嫩莖和鮮葉具有特殊香味,常用作菜餚的提味,如做魚時放些香菜,魚腥味便會淡化許多。現在,香菜已不單純做“配角”,“魚香肉絲”、“鹽水香菜”裡,香菜是名副其實的主料之一。
功用調中消食、種水,種子治目翳。
食法推薦
香菜梗炒肚絲
原料:熟豬肚200克,香菜150克,清油1000克(約耗?00克),料酒、鹽、味精、米醋、蔥薑絲、蒜片、香油各少許。
製法:1、將熟豬肚洗淨,切鹹4釐米長的細絲,放入沸水鍋裡焯一下,撈出瀝水待用。2、將香菜擇洗乾淨,去葉切成寸段,待用。3、鍋置旺火上,放油燒至六成熱時,將肚絲滑油,然後撈出瀝油,原鍋中留些許底油,燒至七成熱時,將肚絲、香菜段及調味料加入,快速顛鍋拌勻,然後勾芡,淋油,出鍋裝盤即成。
特點:白綠相間,質地鮮嫩,清淡爽口,可以補虛,特別適合於便血者食用。
食療偏方
中醫認為,香菜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闢一切不正之氣,為溫中健胃養生食品。日常食之,有消食下氣,醒脾調中,壯陽助興等功效,適於寒性體質。胃弱體質以及腸腑壅滯者食用,可用來治療胃脘冷痛,消化不良、麻疹不透等症狀。
小兒出疹痘:可取香菜製成香菜酒擦面板,或水煎香菜,趁熱燻鼻,或蘸湯擦面及頸部,可以加速疹痘發出,如已出者則應停止使用。
消化不良:橘皮。生薑共入粳米粥內,再加香菜製成香菜粥,可增強散寒止痛、健胃消食的功效,常用於治風寒頭痛。胃弱食滯等症。
高血壓:用鮮香菜10克,加葛根10克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次服50毫升,服10天為1個療程,對治療高血壓有輔助療效。
呃忒:羅勒葉6克(鮮葉加倍),生薑3片,開水泡或煎一沸,趁熱服。
嘔吐反胃:鮮草適量搗汁一匙,甘蔗汁二匙,加溫服,一日2次。
眼角膜生翳:種子1-2粒,洗淨,納入眼毗內,閉目少頃,種子溼脹了,粘連目搜而出。
食用禁忌
服用補藥或中藥白朮、丹皮時不宜食用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