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凱恩斯

    據我所知,有兩個人符合條件,因為另外有些投資人寫的“自傳”就是自傳,故事過於平淡,事情過度真實,從而失去了藝術性。但是這兩位本身高潮迭起的人生經歷,使得他們的自傳更像是小說。

    利弗莫爾和《股票大作手回憶錄》

    最花哨的百萬富翁。一頭金黃頭髮,藍眼睛,身材瘦削,不修邊幅,西裝皺巴巴的,領帶歪打(不過他留下的老照片上面形象都還可以)。1929年做空華爾街盈利1億美元,那時候金本位餘溫尚在,財富價值可想而知。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我們曾談論過,想來大多數投資人都將其作為一個入門讀物,一個14歲少年,從偏僻的鄉下僅僅透過天賦殺到了華爾街,在他眼裡普通投資人都是羊群和韭菜。

    在過去A股的很多年裡,實際上《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對於投資人相當有效。因為你總能找到A股和上世紀20年代美股的類似特徵。那個時代美股也是散戶的股市,交易工具效率沒那麼高,大家還是會被報紙上面聳人聽聞的訊息給誤導。有時候一個空穴來風關於利弗莫爾要做空的資訊都能導致某股票大跌。

    利弗莫爾最終還是失敗了。有很多人說是因為破產失敗,其實那個說法是文學性的,也便於大家接受的因果。利弗莫爾真正的自殺原因是婚姻。雖然1930年以後利弗莫爾不順,1934年破產(破產時據說欠款226萬美元,而手頭只有18.4美元現金),但實際上利弗莫爾一生4次破產,每次都能夠清償前一次的債務問題。關鍵是,1940年他死亡的時候清點財產,其還有500萬美元資產,另外還有證券和家族信託(你在《股票大作手回憶錄》當中有這方面的內容,家族信託在美國不算入個人財產,這些財產是為了躲避遺產稅而以受益人的形式支付出去)

    喬丹·貝爾福特和《華爾街之狼》

    這就比較有認知度了,這哥們是另一個傳奇。30歲就被譽為“股市羅賓漢”,透過各種投機,合法和非法的手段來斂財,曾創造過3分鐘內賺進1200萬美元的奇蹟。

    貝爾福特在20歲的時候就已經是臭名昭著的華爾街交易員,在上世紀80年代尤其活躍,1997年,他終於被檢察官逮到了犯罪證據,98年因為證券欺詐和洗錢判處數年有期徒刑。由於認罪態度良好,減刑到22個月。

    其東窗事發的時候欠了1500名受害人1.1億美元的債務,而在監獄中他抽空寫了《華爾街之狼》,這本作品後來在2013年搬上銀幕,貝爾福特在之後成為成功導師,各種演講,擔任各種顧問,賺了很多錢,不過他依然是個負翁。在2009-2013年他總共支付了243000美元給受害人,而在2013年片子上映的時候,他支付了1160萬美元的賠款債務。

    總之,這位仁兄如今日子不錯,蝨子多了不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毛作品精美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