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下雨娘要嫁”(又作“天要落雨孃要嫁人”)是一句老少皆知的俗語,用來比喻必然發生、無法阻擋的事情。其中“娘”字,有關辭書未作說明,一般則理解為母親。但稍加推敲,就會發覺這種解釋很難講通:“天要下雨”乃自然之理,必然之勢;母親是已嫁之人,難道還非得再嫁、改嫁不可?“娘要嫁”既然與“天要下雨”並列,兩者一定具有邏輯上的相似點,這樣方能合起來構成同義比喻,共同說明一個道理。比如用“六月飛雪公雞下蛋”來比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六月飛雪”與“公雞下蛋”具有相似點,屬同義比喻,所以兩者能夠合說並舉。准此分析,“娘”顯然不能解作母親。 今謂此“娘”當訓少女、姑娘。“娘”古有少女、姑娘義。例如: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子夜歌》:“見娘喜容媚,願得結金蘭。”又《黃竹子歌》:“一船使兩槳,得娘還故鄉。”唐白居易《對酒自勉》詩:“夜舞吳娘袖,春歌蠻子詞。”唐李賀《唐兒歌》:“東家嬌娘求對值,濃笑書空作‘唐’字。”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可喜娘的臉兒百媚生,兀的不引了人魂靈!”明孫仁孺《東郭記》第十一出:“俊嬌娘,如何不教人兒想。”他如杜麗娘、杜十娘、紅娘的“娘”亦為此義。今寧波方言管女孩為“小娘”,“娘”字猶存古義;日本漢字“娘”仍用作少女之稱,而非母親,並其證。 當母親講的“娘”本作“孃”,“孃”“娘”原是兩個不同的字,《玉篇·女部》:“孃,母也。娘,少女之號。”《廣韻·陽韻》:“孃,母稱。娘,少女之號。”故“爺孃”本作“爺孃”或“耶孃”,如古樂府《木蘭詩》:“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唐杜甫《兵車行》:“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孃”“娘”二字在敦煌寫本中已見混用,後世則多以“娘”為“孃”;加上“娘”的少女、姑娘義現在已不單獨使用,只在“漁娘”、“新娘”等詞中還儲存年輕女子義,所以一般人見“娘”即認“母”,這正是造成對“天要下雨娘要嫁”的“娘”字費解、誤解的原因。 清人王有光《吳下諺聯》卷二“天要落雨孃要嫁人”條雲:“天,純陽無陰,要落雨則陽之求陰也;娘,孤陰無陽,要嫁人則陰之求陽也。如矢赴的,如漿點腐,其理如是,其勢如是。”這段文字從陰陽角度闡釋了“天要落雨孃要嫁人”的“道理”,王氏雖然未及“娘”的詞義(也許他認為其義自明,根本不需要解釋),但從“娘,孤陰無陽”的說解看,他顯然是把“娘”當作未婚女子的,如果是已婚的“母親”,則不能說“孤陰無陽”了。常言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女大不中留,留下結冤仇。”姑娘嫁人合乎天理人道,是人類社會的必然規律;而“天要下雨”則是自然界的必然規律。正是基於這種邏輯上的相似點,人們把兩者合在一起,使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成為一句很有表現力的民間俗語。 轉的。原作者也在。你就這個問題搜就能看到。
“天要下雨娘要嫁”(又作“天要落雨孃要嫁人”)是一句老少皆知的俗語,用來比喻必然發生、無法阻擋的事情。其中“娘”字,有關辭書未作說明,一般則理解為母親。但稍加推敲,就會發覺這種解釋很難講通:“天要下雨”乃自然之理,必然之勢;母親是已嫁之人,難道還非得再嫁、改嫁不可?“娘要嫁”既然與“天要下雨”並列,兩者一定具有邏輯上的相似點,這樣方能合起來構成同義比喻,共同說明一個道理。比如用“六月飛雪公雞下蛋”來比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六月飛雪”與“公雞下蛋”具有相似點,屬同義比喻,所以兩者能夠合說並舉。准此分析,“娘”顯然不能解作母親。 今謂此“娘”當訓少女、姑娘。“娘”古有少女、姑娘義。例如: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子夜歌》:“見娘喜容媚,願得結金蘭。”又《黃竹子歌》:“一船使兩槳,得娘還故鄉。”唐白居易《對酒自勉》詩:“夜舞吳娘袖,春歌蠻子詞。”唐李賀《唐兒歌》:“東家嬌娘求對值,濃笑書空作‘唐’字。”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可喜娘的臉兒百媚生,兀的不引了人魂靈!”明孫仁孺《東郭記》第十一出:“俊嬌娘,如何不教人兒想。”他如杜麗娘、杜十娘、紅娘的“娘”亦為此義。今寧波方言管女孩為“小娘”,“娘”字猶存古義;日本漢字“娘”仍用作少女之稱,而非母親,並其證。 當母親講的“娘”本作“孃”,“孃”“娘”原是兩個不同的字,《玉篇·女部》:“孃,母也。娘,少女之號。”《廣韻·陽韻》:“孃,母稱。娘,少女之號。”故“爺孃”本作“爺孃”或“耶孃”,如古樂府《木蘭詩》:“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唐杜甫《兵車行》:“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孃”“娘”二字在敦煌寫本中已見混用,後世則多以“娘”為“孃”;加上“娘”的少女、姑娘義現在已不單獨使用,只在“漁娘”、“新娘”等詞中還儲存年輕女子義,所以一般人見“娘”即認“母”,這正是造成對“天要下雨娘要嫁”的“娘”字費解、誤解的原因。 清人王有光《吳下諺聯》卷二“天要落雨孃要嫁人”條雲:“天,純陽無陰,要落雨則陽之求陰也;娘,孤陰無陽,要嫁人則陰之求陽也。如矢赴的,如漿點腐,其理如是,其勢如是。”這段文字從陰陽角度闡釋了“天要落雨孃要嫁人”的“道理”,王氏雖然未及“娘”的詞義(也許他認為其義自明,根本不需要解釋),但從“娘,孤陰無陽”的說解看,他顯然是把“娘”當作未婚女子的,如果是已婚的“母親”,則不能說“孤陰無陽”了。常言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女大不中留,留下結冤仇。”姑娘嫁人合乎天理人道,是人類社會的必然規律;而“天要下雨”則是自然界的必然規律。正是基於這種邏輯上的相似點,人們把兩者合在一起,使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成為一句很有表現力的民間俗語。 轉的。原作者也在。你就這個問題搜就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