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回味人生183012133

    自古論今,人類最難戰勝的是自己。這是說,人的思想、思維、思路、還包括生活中的大小事。人類本身來自然界,為何中途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因為這個事實來刺激人的大腦,將歷史的車輪永遠健康發展下去。自然規律誰也改變不了。所以說,我不是什麼學家,只是一個自然論者。見笑!謝邀!

  • 2 # 蟲小衝

    首先要明白,儒家和道家的區別。

    儒家以人為中心,強調人之社會性,鼓勵入世,道家不以人為中心,重視人之自然性,要求無為,鼓勵出世。

    我認為,可以分別用儒家與道家的兩句話來代表樓主的意思。

    儒家:“不與人爭利益之短長,專與己爭品性之長短”——《曾國藩家書》

    道家:"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矣。”——《老子》

    儒家思想極力倡導仁人君子之道,從理想人格的意義講,儒家所謂的仁人君子不僅應關切個人道德品格修養,具備忠信、孝悌、克己、好學、知勇、仁恕等諸美德,而且更應懷抱經世濟民的情懷,積極入世“老老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而道家思想講無為,強調萬事萬物應該順其自然。道家為什麼極力推崇水?在道家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現在社會,我想,更主要的是去強調入世,人的自我修養其根本目的是透過自我的人格樹立獲得大眾認可,以便於影響別人,改變環境。這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儒家思想。

  • 3 # 漢字在人間

    不論儒家思想還是道家思想,都強調修養,修心。

    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說:“上善若水,水常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人應該像水德學習,處在人們不願意處的低處,爭的是“不爭”,是一種包容謙讓,極度自信的人才會不爭,越成熟越低頭。

    當與人爭論的面紅耳赤不可開交的時候,如果能想到孔子說的,不問他過,反求諸己,就不會與人強烈地爭鋒,能夠自省到自己的欠缺,那麼爭論就成了成長的契機。

    這兩天網路熱傳的一位女士,怒罵高鐵上吃泡麵的男子,有理還要讓三分,如果能心平氣和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就不會發生那麼多矛盾,咄咄逼人的態度與事無補,本來一句話就可以化干戈為玉帛,忘記了謙讓的美德,爭取自己佔上風,也使得自己怒氣衝衝,給旁邊的孩子做了什麼樣的榜樣?這樣處理問題的態度,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對問題的處理,或許將來他也會用這種態度對周邊人和父母。

    學校的教育固然重要,父母的言傳身教更為重要,自己的處世觀,人生觀會毫無障礙的傳遞給孩子,好的在孩子那裡會放大;不好的問題也會在孩子那裡放大,不要等到問題出到嚴重的程度而不能承受的時候,才哭天抹淚。

    不爭是一種涵養,是人生的必修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語鳥什麼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