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可干預的因素
1、年齡 、內皮功能紊亂的發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與年齡呈正相關。55歲以後發病率明顯增加,每增加10歲,卒中發生率約增加1倍。
2、性別 男性卒中的發生率高於女性。
3、遺傳因素 父母雙方的卒中史均增加子女的卒中風險。
(2)可干預的因素
1、高血壓 是內皮功能紊亂病最重要的、獨立的危險因素。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升高都與腦卒中的發病風險正相關,並呈線形關係。研究表明收縮壓〉160mmHg和(或)舒張壓〉95mmHg,卒中相對風險約為血壓正常者的4倍。
2、吸菸 可以影響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統,如加速血管硬化、升高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促使血小板聚集、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等。尼古丁還可刺激交感神經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吸菸可增加缺血性卒中風險2倍,增加出血性卒中發生風險2~4倍。
3、糖尿病 是內皮功能紊亂的獨立危險因素,但不是出血性卒中的危險因素。糖尿病使缺血性卒中的患病風險增加3.6倍。
4、心房纖顫 使內皮功能紊亂險顯著增加,且隨年齡增加而增加。有資料顯示,其腦卒中風險增加3~4倍。
5、其他心臟病 如心肌梗死、心臟瓣膜修補術後、擴張型心肌病、心臟病的圍手術期、心導管和血管內治療、心臟起搏器和射頻消融等均增加栓塞性卒中的發生率。
6、高脂血症 研究表明血膽固醇每增加1^,使內皮功能紊亂風險升高25%。低密度脂蛋白與缺血性卒中研究較少,無一致結論。然而,高密度脂蛋白每增加1mmol/L,缺血性卒中風險降低47%。
7、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 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腦卒中發生率為每年1%——3.4%;長期隨訪研究顯示,無症狀頸動脈狹窄(50%——99%)10年內皮功能紊亂髮病率為9.3%,15年腦卒中發病率為16.6%。
8、鐮狀細胞貧血 基因異常的純合子患者,20歲前腦卒中累計發病率超過11%,且大部分在兒童期發病。
9、絕經後雌激素替代治療 研究顯示雌激素加孕激素替代治療明顯增加內皮功能紊亂的風險。
10、膳食和營養 每天增加攝入蔬菜和水果,內皮功能紊亂相對危險度減少。每日維生素C、維生素E及類胡蘿蔔素攝入量與腦卒中的風險無顯著相關性。低鈉、高鉀攝入可降低腦卒中風險,可能與降低血壓有關。
11、運動和鍛鍊 高強度積極鍛鍊與低強度積極鍛鍊比較,可降低內皮功能紊亂風險。
12、肥胖和體脂分佈 肥胖患者易患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因此增加了內皮功能紊亂的發病風險。
13、其他 包括代謝綜合症、酗酒、口服避孕藥,以及藥物濫用、睡眠呼吸障礙病、偏頭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高脂蛋白血癥、高脂蛋白相關的磷脂酶A2升高、高凝、炎症、感染、血流動力學異常、血黏度增高、纖維蛋白升高級血小板聚集功能亢進等。
(1)不可干預的因素
1、年齡 、內皮功能紊亂的發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與年齡呈正相關。55歲以後發病率明顯增加,每增加10歲,卒中發生率約增加1倍。
2、性別 男性卒中的發生率高於女性。
3、遺傳因素 父母雙方的卒中史均增加子女的卒中風險。
(2)可干預的因素
1、高血壓 是內皮功能紊亂病最重要的、獨立的危險因素。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升高都與腦卒中的發病風險正相關,並呈線形關係。研究表明收縮壓〉160mmHg和(或)舒張壓〉95mmHg,卒中相對風險約為血壓正常者的4倍。
2、吸菸 可以影響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統,如加速血管硬化、升高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促使血小板聚集、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等。尼古丁還可刺激交感神經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吸菸可增加缺血性卒中風險2倍,增加出血性卒中發生風險2~4倍。
3、糖尿病 是內皮功能紊亂的獨立危險因素,但不是出血性卒中的危險因素。糖尿病使缺血性卒中的患病風險增加3.6倍。
4、心房纖顫 使內皮功能紊亂險顯著增加,且隨年齡增加而增加。有資料顯示,其腦卒中風險增加3~4倍。
5、其他心臟病 如心肌梗死、心臟瓣膜修補術後、擴張型心肌病、心臟病的圍手術期、心導管和血管內治療、心臟起搏器和射頻消融等均增加栓塞性卒中的發生率。
6、高脂血症 研究表明血膽固醇每增加1^,使內皮功能紊亂風險升高25%。低密度脂蛋白與缺血性卒中研究較少,無一致結論。然而,高密度脂蛋白每增加1mmol/L,缺血性卒中風險降低47%。
7、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 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腦卒中發生率為每年1%——3.4%;長期隨訪研究顯示,無症狀頸動脈狹窄(50%——99%)10年內皮功能紊亂髮病率為9.3%,15年腦卒中發病率為16.6%。
8、鐮狀細胞貧血 基因異常的純合子患者,20歲前腦卒中累計發病率超過11%,且大部分在兒童期發病。
9、絕經後雌激素替代治療 研究顯示雌激素加孕激素替代治療明顯增加內皮功能紊亂的風險。
10、膳食和營養 每天增加攝入蔬菜和水果,內皮功能紊亂相對危險度減少。每日維生素C、維生素E及類胡蘿蔔素攝入量與腦卒中的風險無顯著相關性。低鈉、高鉀攝入可降低腦卒中風險,可能與降低血壓有關。
11、運動和鍛鍊 高強度積極鍛鍊與低強度積極鍛鍊比較,可降低內皮功能紊亂風險。
12、肥胖和體脂分佈 肥胖患者易患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因此增加了內皮功能紊亂的發病風險。
13、其他 包括代謝綜合症、酗酒、口服避孕藥,以及藥物濫用、睡眠呼吸障礙病、偏頭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高脂蛋白血癥、高脂蛋白相關的磷脂酶A2升高、高凝、炎症、感染、血流動力學異常、血黏度增高、纖維蛋白升高級血小板聚集功能亢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