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31227539195

    顧雍(168—243),字元嘆,吳郡吳縣人。三國孫吳丞相、政治家。

    顧氏是江南名門望族。顧雍從小聰明機靈,少年時曾從因避怨而隱居於吳的東漢文學家、書法家蔡邕(原名雍,字伯喈)學琴與書法。蔡邕對顧雍的才華十分賞識,認為將來必定有所成,於是將自己的名字相贈。顧雍像 弱冠之年,顧雍即由州郡官吏表舉推薦,擔任合肥長。後歷任婁縣、曲阿、上虞地方官,所到之處都有政績。建安五年(200),孫權兼任會稽太守,以顧雍為郡丞,代理太守處理一切事務。後累遷大理奉常,兼領尚書令,封為陽遂鄉侯。黃武四年(225),改為太常,進封醴陵侯,替代孫邵(182—245)當上了丞相、平尚書事,直至逝世。

    當上宰相後,顧雍時常訪察民間疾苦,提出了不少適當而有效的辦法,功績不小,但他從不居功自傲,不仗勢凌人。他與孫權相處注意君臣禮節,對國家忠心耿耿,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對同事和部下,則態度和藹,十分謙虛。他辦事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主意,考慮問題周到全面,處理問題穩妥,很講究方式方法。在他的精心輔助下,吳國在不長的時間內出現了全面興盛和繁榮,人稱他為“東吳名相”。

    赤烏六年(243)十一月,顧雍病逝。孫權身穿素服親臨弔唁,賜諡號”肅侯”,墓葬在藏書小王山。

    顧雍 - 歷史年表

    州郡表薦,顧雍為合肥長,後轉在婁、曲阿、上虞,皆有治跡。

    孫權領會稽太守,以顧雍為丞,行太守事,討除寇賊,郡界寧靜,吏民歸服。

    數年,升為左司馬。

    孫權為吳王,累遷大理奉常,領尚書令,封陽遂鄉侯,拜侯還寺,而家人不知,後聞乃驚。

    [225年] 迎母於吳。既至,孫權臨賀之,親拜其母於庭,宴請大臣,後太子又往慶焉。

    顧雍為人不飲酒,少言語,舉動時當。孫權嘗嘆曰:“顧君不言,言必有中。”至飲宴歡樂之際,左右恐有酒失而顧雍必責怪,所以諸將不敢肆情。孫權亦曰:“顧公在坐,使人不樂。”其見憚如此。

    同年,改為太常,進封醴陵侯,代孫邵為丞相,平尚書事。其所選用文武將吏各隨能所任,心無適莫。

    [243年] 顧雍病重而死,孫權拜其少子顧濟為騎都尉。孫權素服臨吊,諡曰肅侯。

    [258年] 景帝孫休即位,詔曰:“故丞相雍,至德忠賢,輔國以禮,而侯統廢絕,朕甚愍之。其以雍次子裕襲爵為醴陵侯,以明著舊勳。”

    歷史評價:顧雍依杖素業,而將之智局,故能究極榮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個人獨資企業營業執照和個體工商營業執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