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是佈施的一種,屬於無畏施。
根據南傳上座部佛教,對於行為所產生的功德,佛陀有非常詳盡的解釋。
有一次,佛陀的養母要供養佛陀袈裟作為個人施,但佛陀拒絕了,說道:喬達彌,將它供養給僧團。當你供養僧團時,即是供養了我及僧團。當阿難尊者問佛陀為何拒絕接受個人施時,佛陀根據業報法則給與分析。佛陀先解釋佈施給各種不同的受施者:佈施給動物可預期獲得一百倍的果報;佈施給一位無道德的凡夫則獲得一千倍;佈施給一位有道德的凡夫則獲得十萬倍;在佛法教化期之外佈施給一位已經證得禪那的人則獲得一百億倍。然而,佈施給一位即將證悟須陀洹果的人,或一位須陀洹聖者,或一位即將證悟斯陀含果的人,乃至阿羅漢或圓滿覺悟的佛陀,則可預期獲得無數倍增的果報。
佛陀接著解釋:我宣佈,佈施給個人的功德,絕不可能大過佈施給僧團的功德。
佛陀在提到一個人做許多大布施時,曾經解釋智慧的殊勝。佛陀在《增支部.威拉麻經》(Velama Sutta)裡說:
“跟供養以佛陀為首的僧團相比,充滿信心地歸依佛、法、僧的果報更大。
跟充滿信心地歸依佛、法、僧相比,充滿信心地受持(五)戒的果報更大。
跟充滿信心地受持(五)戒相比,僅只以擠一下牛奶的時間來修行慈心觀的果報更大。
跟以擠一下牛奶的時間來修行慈心相比,維持無常想一彈指的時間的果報更大。”
所以功德從小到大排序就是:佈施動物《佈施凡夫《佈施給證得禪那的人《佈施給聖者《佈施給僧團《皈依三寶《持五戒《慈心禪那《觀慧
放生是佈施的一種,屬於無畏施。
根據南傳上座部佛教,對於行為所產生的功德,佛陀有非常詳盡的解釋。
有一次,佛陀的養母要供養佛陀袈裟作為個人施,但佛陀拒絕了,說道:喬達彌,將它供養給僧團。當你供養僧團時,即是供養了我及僧團。當阿難尊者問佛陀為何拒絕接受個人施時,佛陀根據業報法則給與分析。佛陀先解釋佈施給各種不同的受施者:佈施給動物可預期獲得一百倍的果報;佈施給一位無道德的凡夫則獲得一千倍;佈施給一位有道德的凡夫則獲得十萬倍;在佛法教化期之外佈施給一位已經證得禪那的人則獲得一百億倍。然而,佈施給一位即將證悟須陀洹果的人,或一位須陀洹聖者,或一位即將證悟斯陀含果的人,乃至阿羅漢或圓滿覺悟的佛陀,則可預期獲得無數倍增的果報。
佛陀接著解釋:我宣佈,佈施給個人的功德,絕不可能大過佈施給僧團的功德。
佛陀在提到一個人做許多大布施時,曾經解釋智慧的殊勝。佛陀在《增支部.威拉麻經》(Velama Sutta)裡說:
“跟供養以佛陀為首的僧團相比,充滿信心地歸依佛、法、僧的果報更大。
跟充滿信心地歸依佛、法、僧相比,充滿信心地受持(五)戒的果報更大。
跟充滿信心地受持(五)戒相比,僅只以擠一下牛奶的時間來修行慈心觀的果報更大。
跟以擠一下牛奶的時間來修行慈心相比,維持無常想一彈指的時間的果報更大。”
所以功德從小到大排序就是:佈施動物《佈施凡夫《佈施給證得禪那的人《佈施給聖者《佈施給僧團《皈依三寶《持五戒《慈心禪那《觀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