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19525156154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高爾基留下的一句名言,也是我每次寫作文時用得最多的一句話。只認為這是一句激勵我們讀書的再普通不過的一句話,直到讀《童年》《在人間》…認識了童年時的高爾基,瞭解了“在人間”時的高爾基,我才深深地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 《童年》講述了高爾基從父親去世到母親去世時居住在外公家的那段時光。他的筆下,是那個時期俄國各種名樣的小人物,除了外婆會給我帶來一絲輕鬆,明朗的心情外,其他的人彷彿具有人類各式各樣的缺點。膽小、八卦、貪婪、死板、愚昧……各式各樣數不清醜陋的詞都可以用於形容他們。這使我壓抑,煩悶,彷彿在黑暗中,永遠都沒有見到光芒的希望。也讀過很多中國的處於動盪年代的,處於麻木不仁狀態的書籍,卻從沒有過這種感受。裡面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處於壓抑下的溫馨,溫暖,字裡行間也會讓人體味出一絲希望,儘管有些希望非常小,但總歸是有。而這部書,卻一直給我一種沉入海底的感覺,我想拼命地遊向水面,去呼一口氣,但我做不到。海底太黑暗了,黑暗到我無法尋找到一條通向光明的路。由此,我要更加地佩服高爾基,因為,不管我的感受再如何強烈, 我終究是一個旁觀者,我終究只是一個跟隨他文字的人。而他是真真切切經歷過的。他應該從小就是一個孤獨的人吧。又或者說,除了外婆陪他的日子,他是孤獨的吧。他有一個好爸爸,從其他的描繪中,他的爸爸應該是和外婆相似的人吧。如果爸爸不去世的吧,那麼他童年所經歷的一切苦難都是不會存在的吧。或者,總歸沒那麼多吧。他的母親,從他的父親去世後,在他的描繪中,似乎是性情大變。從他的文字中,我可以感受到他對母親的渴望和依賴,但我卻感受不到母親對他的愛,但母親是 愛他的,這點毋庸置疑。可能是他並沒有詳細描寫母親,才會使我產生這種感受吧。等我讀過《母親》後,我應該就能瞭解了。 高爾基的童年, 來自祖父經常的打罵, 來自兩個舅舅的無理取鬧 ,來自周圍鄰居醜惡的內心,來自一次又一次現實的衝擊,我不知道如果也處於童年的我能夠讀懂這些文字心裡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但現在處於大學的我讀了這些,我曾想過,如果是我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我應該是活不去的。那又是什麼支撐著他度過這一切的呢?是書籍。在《童年》這本書中,更多的描寫的是他的外婆。如果作個比喻的話,我覺得外婆就像一本豐富多彩的童話書,外婆應該是高爾基接觸的“第一本書。”這使他看到了底層生活的另一面,原來生活也可以美好。外婆的開朗熱情,善良隨和對他產生了巨大影響。 而走向人間的高爾基,又會遇到什麼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天金魚會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