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蝸牛之家

    而我們最常見的就是這種灰巴蝸牛(如下圖),是的,不論從命名還是外表,這都是一隻土氣到家的蝸牛。它比起那些高貴冷豔、又嬌氣的寵物蝸牛和其他稀有蝸牛不知道土氣到哪裡去了。但是選擇它有一個很好的理由:它在中國是一種最普遍最常見的蝸牛之一了,而且生存能力很強。

    灰巴蝸牛感言:說我土氣和low的,把那些花花公子寵物蝸牛拉出來溜溜,跟我比試一下啊野外生存能力如何?分分鐘鍾秒殺那些小可愛哇。

    我們都知道蝸牛有個殼。然而製造殼不但需要消耗很多能量,還要適當的補充鈣質(所以一些蝸牛會挑石頭啃,或者吃蛋殼粉)。另外,笨重的殼令穿行狹窄地區很不方便。或許,當殼對於某些蝸牛類群變得不再重要甚至有些礙事,又或者因為各種意外,殼終於在某些蝸牛類群上開始退縮、甚至消失。而這些蝸牛的內臟開始由殼中轉向身體內部,導致身體拉長。這些變化終於造就了我們的第二位配角---蛞蝓。從此以後,蛞蝓開始和蝸牛分道揚鑣。注意,蛞蝓從不同的蝸牛類群中獨立演化出多次。

    下圖是雙線嗜粘液蛞蝓。選擇它作為蛞蝓代表,同樣是因為這貨在中國也是非常普遍和常見,甚至說是爛大街的貨。

    雙線嗜粘液蛞蝓感言:我就搞不懂了!隔壁的蝸牛不就比我多了一套房子麼?為什麼那傢伙就深受人們喜愛,甚至有諸多寵物蝸牛。而我總是處處遭人厭惡和唾棄呢?這不公平啊!

    我想大家到了這裡就會想說了哦!有了殼的是就是蝸牛沒殼的就是蛞蝓,然而事情遠不止這麼簡單。我們知道,進化是平面樹狀,而不是簡單的直線。因此,當一些蝸牛類群在走向蛞蝓的途中,其中的某些傢伙們開始不斷走上分支道路開小差,其最終結果是它們的殼沒有向蛞蝓那樣消退得嚴重,而作為進化的殘餘部件被保留下來。它們的殼相比蝸牛已經變得更薄更脆或明顯縮小,或者通常無法像蝸牛那樣完全縮排殼裡。對於這部分傢伙們,有一個形象的稱呼----半蛞蝓

    這傢伙的學名叫Macrochlamys amboinensis。

    你可能會認為這貨完全和蛞蝓搭不上邊。但是如果你手賤的話,查一下Macrochlamys中文翻譯,會有個詭異的發現:Macrochlamys=巨楯蛞蝓。

    而這個屬所在的科Ariophantidae既包含蝸牛也包含半蛞蝓。

    別急,你再仔細觀察一下Macrochlamys這貨!看到沒有?它的外套膜已經明顯外露了!而像典型的蝸牛,諸如灰巴蝸牛,是沒有這個特徵的。外套膜明顯外露是個挺重要的區別蝸牛和蛞蝓的東西

    灰巴蝸牛的外套膜沒有明顯外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問,做桂花茶,一層糖一層桂花,桂花是要陰乾,還是用鹽水泡過,不一會就浸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