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高興18
-
2 # 雜貨慢鋪子
如果一直覺得沒有年味,自己可以主動創造一些年味啊。送年禮,大掃除,貼春聯,準備年夜飯,買菸花,放鞭炮,穿新衣,掛燈籠;春節假期提前準備上門拜年,增加春節互動,小的時候是等著爸爸媽媽給我們年味;中年的時候就是給孩子們和老爸老媽們準備年味;老年的時候就是等著孩子們給自己準備年味。
馮驥才有這麼一段話: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菸花閃耀飄進鼻內的一股幽香;就是媽媽忙前忙後做的一頓年夜飯中的餃子;就是逛廟會看著舞龍吃著糖瓜兒彷彿又回到童年的一種享受;就是不管認識不認識,見面都說過年好的那種友好感覺;就是家家戶戶都貼上喜慶對聯迎接新春,慶祝新的開始;就是滿大街掛滿了紅燈籠充滿了祝福話語的那種氣氛……這就叫年味
只要始終保持樂觀的狀態,想著方弄樂子,想著如何有儀式感,就會想有年味就有年味。
-
3 # 滄海
和家人一起圍著火爐吃火鍋,吃完嘴一抹,拿著爸媽給的壓歲錢然後跟他們一起打麻將,贏了錢揣自己兜裡,輸了爸爸再給。有時候什麼也不做就躺在床上跟爸媽一起看春晚,冷了把腳搭在媽媽身上取暖,累了靠媽媽身上,渴了向爸爸撒個嬌,爸爸一邊罵著懶一邊把水端來。還有時候坐在一起討論親戚家的誰誰不像個樣,然後看爸媽自豪的小表情似乎在說:“我閨女最棒!”在沒結婚以前每一年都跟自己的父母過,雖然每年都差不多,但是那就是熟悉的年的味道:除夕夜和爸爸看春晚守歲,一直守到12點,然後辭舊迎新,爸爸去點鞭炮後來是點菸花,噼裡啪啦的或者嘭嘭嘭的又脆又響,然後爸爸會說又長大一歲啦,媽媽會把準備好的新棉衣遞過來,說等明早穿上!第二天早上熱氣騰騰的餃子端在桌子上,吃完飯就跑到鄰居家玩,一起去撿散炮或者去看別人的春聯,回來報告給爸媽,誰家春聯是自己手寫的誰家是買的,誰家寫的聯子好,誰家春聯老,然後一起取笑!
-
4 # ZhangPing373
有鞭炮聲的年,都是令人懷念的年,都是有年味的年。近年來鞭炮不讓放了,年味自然也就沒了,哪些兒時的記憶便淡忘了。多麼想在鞭炮聲中回憶往事,但這回憶被剝奪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年"將不復存在,華人的"年"將越來越索然無味。中國的環保就哪麼在乎"中國年"的哪幾天麼?
-
5 # 張變琴2
當然是毛主席時代了,那時的我們越到過年越忙,抽空都要去排練節目,準備春節期間上街表演,還的準備家裡過年的年貨,那時候的年,那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國家和人民都對社會和生活充滿盼頭,光明大道那是越走越寬廣,
回覆列表
懷念過往,憧景未來,忽視當今是許多人的慣性心態。要問那年春節最值得留念,大多數人可能都會說過去的春節比現在更值得回味。我也不例外,記的兒時,只有到了春節,才能穿上新衣服,吃到大魚大肉,收到壓歲紅包。那真是一年昐到頭的幸福時光。看看現在的孩子,新衣服隨時穿,魚肉天天有,零花錢也不缺,這些東西在春節很難再調動起人的熱情和歡心。再看看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是春節不可缺少的一道視覺大餐。許多家庭歡聚一起從頭看到底,現在許多人都說不如過去好看了。就因為現在可選擇的娛樂專案更多了。客觀地說現在的春節舊的風俗少了,人情味淡了是事實。但新的樂趣增加了,走親訪友方式變了也是真的。比如利用春節長假外出旅遊,與過去春節居家休息就有明顯不同。手機拜年,網上閒聊也代替了登門拜訪,勞累奔波。這些好現象往往被忽視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