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憂鬱的海棠
-
2 # 阿慶還是阿慶
土木堡之變後,為什麼明朝不著急報仇呢?其實想來不是不願,實在是短時間內做不到罷了。
三大營的毀滅朱元璋從建國之後,組合出來的明朝勁旅三大營,用騎兵、步兵、神機營的火器兵組合而成,這三大營一共大約近20萬的兵力,是明朝軍隊的核心精銳。在歷次征伐蒙古的戰爭中,三大營都發揮著相當關鍵的作用。
然而在土木堡之戰中,明朝五十萬大軍出征,三大營精銳全部跟隨英宗前去,暈頭轉向的做了蒙古刀下鬼,自此明朝精銳已經毀於一旦。而在土木堡之變後,三大營殘餘計程車兵已經為數不多,經過於謙緊急調動到京城的明朝大量二線部隊填充進去,可惜做京城防衛還好,要想遠征蒙古草原,是在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
明朝官僚體系的第一次崩潰明英宗前去討伐蒙古的時候,跟隨他的不但有三大營等明朝精銳部隊,而且還有一百多名的文武官員,這些人中很多都是明朝開國元勳的後人,有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等人,六部尚書也有多人跟隨,有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人,其他文臣武將,都可謂當時明朝的國家精英了,雖然大太監王振已經總攬朝綱,但是很多正直的人依然還健在,整個明王朝朝堂依然人才濟濟,熟悉國家運作的工作。
但是土木堡之變後,明朝朝堂一下子有點斷代的感覺。六部尚書都缺了好幾個,坐班辦事的位置很多都空著。功勳武將更是一下子損傷大半。古人有說,想要培養一個人,那可是最艱難的,古時候武將多出於世家,其實也是因為其從小耳濡目染兵法戰爭的原因。
此時明朝面臨一個窘況:真要找到一位有威望的大元帥統帥諸軍,卻做不到。
明景帝的猶豫態度當皇帝之前,明英宗的這位弟弟百般不情願,後來被逼無奈,還是在於謙等人的請求下登基稱帝,被蒙古大軍抓走的明英宗成了太上皇。可是真正當了皇帝之後,這種俯瞰眾生的感覺估計逐漸的籠罩了明景宗的心頭,他不想讓自己的哥哥明英宗回來了。於是他也不發兵出征奪回明英宗,也不合蒙古人主動交涉要求送回明英宗,後來一個幸運的人在一次幸運的機會下,請求也先把明英宗送了回來。
緊接著明英宗就被自己的弟弟明景宗給圈了禁閉。可見明景宗內心已經非常留戀當皇帝的感覺了。但是他沒有兒子呀,似乎等他死了皇位遲早還是明英宗的。這讓景宗內心非常不平靜,最終病倒了。
兩位皇帝在短時間內的互動,導致朝堂混亂,明朝黨爭開始了明景帝還沒死,就有反對於謙的人暗中勾結軍隊,放出了明英宗,完成了英宗復辟。復辟就復辟吧,沒想到再次當了皇帝后明英宗硬氣了很多,把于謙等人以“黨爭”名義抓了起來,一時之間朝堂之上人人自危,見了對方都得好好揣摩一下對方的心思才行,不然哪天被人害了都不知道。
這下子朝政開始被耽誤了,上下一心為國的政治體制出現了崩解的跡象,內閣制度不再好使了,被宦官、皇帝、朝臣玩弄於股掌之間。人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考慮,便沒有多少人為國家考慮,自然不再有徵伐蒙古的事情出現了。
最終,土木堡之變後,明朝面對蒙古大軍逐漸處於退縮防守的姿態,再也沒有主動征伐過了。
回覆列表
血性個屁,河套丟了屁都不敢放一個。越北還特麼主動放棄。奴兒干都司滿打滿算35年還主動丟。哈密衛說不要就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