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080196806422

    出自魏晉詞人陶淵明的擬輓歌辭三首,意思是:親戚或許還悲哀,他人早忘已歡唱。

    擬輓歌辭三首-其三

    魏晉:陶淵明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嶢。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譯文

    茫茫荒野草枯黃,蕭瑟秋風抖白楊。

    已是寒霜九月中。親人送我遠郊葬。

    四周寂寞無人煙,墳墓高高甚淒涼。

    馬為仰天長悲鳴,風為蕭瑟作哀響。

    墓穴已閉成幽暗,永遠不能見曙光。

    永遠不能見曙光,賢達同樣此下場。

    剛才送葬那些人,各自還家入其房。

    親戚或許還悲哀,他人早忘已歡唱。

    死去還有何話講,寄託此身在山岡。

    擴充套件資料:

    擬輓歌辭鑑賞

    陶詩一大特點,便是他怎麼想就怎麼說,基本上是直陳其事的“賦”筆,運用比興手法的地方是不多的。故造語雖淺而涵義實深,雖出之平淡而實有至理,看似不講求寫作技巧而更得自然之趣。這就是蘇軾所說的“似枯而實腴”。魏晉人侈尚清談,多言生死。但賢如王羲之,尚不免有“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之嘆;而真正能勘破生死關者,在當時恐怕只有陶淵明一人而已。如他在《形影神·神釋》詩的結尾處說:“縱浪大化中,不憂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意思說人生居天地之間如縱身大浪,沉浮無主,而自己卻應以“不憂亦不懼”處之。這已是非常難得了。而對於生與死,他竟持一種極坦率的態度,認為“到了該死的時候就任其死去好了,何必再多所顧慮!”這同陶在早些時候所寫的《歸去來辭》結尾處所說的“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實際是一個意思。

    這種勘破生死關的達觀思想,雖說難得,但在一個人身體健康、並能用理智來思辨問題時這樣說,還是比較容易的。等到大病臨身,自知必不久於人世,仍能明智地認識到這一點,並以半開玩笑的方式(如說“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寫成自輓詩,這就遠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了。

    陶淵明一生究竟只活了五十幾歲(梁啟超、古直兩家之說)還是活到六十三歲(《宋書·本傳》及顏延之《陶徵士誄》),至今尚有爭議;因之這一組自輓詩是否臨終前絕筆也就有了分歧意見。近人逯欽立先生在《陶淵明事蹟詩文系年》中就持非臨終絕筆說,認為陶活了六十三歲,而在五十一歲時大病幾乎死去,《擬輓歌辭》就是這時寫的。對於這三首自輓詩,吳小如先生斷定他是在大病之中,至少認為自己即將死去時寫的。

    而詩中所體現的面對生死關頭的達觀思想與鎮靜態度,畢竟是太難得了。至於寫作時間,由於《自祭文》明言“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九月,而自輓詩的第三首開頭四句說:“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竟與《自祭文》時令全同,倘自輓詩寫作在前,就太巧合了。因此把這三首詩隸屬於作者臨終前絕筆更為適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太善是好還是不好?為什麼好多人不能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