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選擇性失憶q4

    “布朗運動”是一種很有名的自然現象,它向人們展示了分子世界的面貌,布朗運動的發現者羅伯特·布朗在肉眼可以觀察得到的現象與肉眼看不見的分子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為證明分子的存在提供了確鑿的證據。

    1773年12月21日,布朗(Robert Brown)出生於蘇格蘭的蒙特羅斯,曾在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其後應徵在海軍服役。1795年獲該校醫學博士學位。由於他對植物學很感興趣,受到了著名植物學家班克斯的賞識,在1801—1805年間,布朗隨班克斯赴澳洲探險,在當地採集到四千多種植物標本。回國以後,布朗負責管理這些標本,進行植物分類學的研究。

    1827年,當布朗五十三歲的時候,他已經是很有名的植物學家了,而且擔任了大英博物館植物部的負責人。當時他正在探討花粉在植物受精過程中的功能,他從成熟的花粉囊中採集了花粉粒,並把它們浸泡在水中,然後放在顯微鏡下觀察。那個時候的顯微鏡當然比現代的顯微鏡要差得多,當時布朗所用的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只有三百倍左右。他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在花粉分裂出來的微粒中,有些是圓筒形的,他繼續觀察這些微粒,以為這樣就可以瞭解到花粉在受精過程中的作用。正當他細心地觀察和耐心地等待時,意外地發現這些微粒全都在作顫抖似的運動。這一現象使布朗迷惑不解,到底是由於水在流動而引起了這些微粒的運動?還是因為微粒本身就會產生運動?

    為了揭開這一自然界的奧秘,布朗將已經熟透的花粉囊中的花粉粒取出,把它們浸泡在水中。這一次發現的現象更為奇怪,他先前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那種圓筒形的微粒為數不多,大量存在的都是更小的球形微粒,它們的運動比圓筒形的微粒更為劇烈。

    這個意外的發現,使布朗暫時把對花粉在授精作用中的功能的研究放下來,專心致志地觀察這些微粒的運動。他取來了各種植物的花粉,把它們浸泡在水裡,它們的微粒的大小和形狀雖然有些不同,但是卻存在著一種共同的特性, 就是所有的微粒都在劇烈地運動。

    布朗進一步推想,也許這種微粒運動不僅僅限於花粉。於是他把苔類的葉子弄碎,也浸泡在水中,同樣能夠觀察到運動著的微粒。他把可以取得的有機物(例如動物、植物、樹脂、樹膠)都作為觀察的物件,甚至連煤、灰塵和化石也不放過。結果是毫無例外地都發現微粒在運動。

    布朗還考慮到:“在有機物中,毫無疑義地存在著這種微粒,但是它們是否存在於無機物中呢?”他把玻璃片粉碎,還取來了各種岩石(如鐘乳石、熔岩、沸石、花崗岩、火山灰)和礦石(如錳、鉍、銻、砷、鎢的礦石),還有石棉、石墨等,將它們研成細粉,懸浮在水中。觀察的結果都證實了有機物和無機物中所含有的,用顯微鏡才能夠看得見的微粒無不都在水中生氣勃勃地亂動著。就這樣,布朗發現了這一自然現象——“布朗運動”。

    後來,布朗想透過進一步的研究,瞭解和闡明微粒發生運動的原因。但是,終究因為受到當時科學水平的限制,未能弄清問題的本質。布朗於1858年6月10日在倫敦逝世,享年84歲。

    1905年,傑出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了微粒運動理論,闡明瞭布朗運動是由分子運動所引起的,愛因斯坦的理論又為佩蘭法的實驗所證實。佩蘭還利用這一理論測定了阿佛加德羅常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三個腳趾下面3釐米的地方是什麼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