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sMillion

    楊五郎,(本名楊延浦後更名楊延德),雍熙三年,(公元983年)隨父楊業出征雁門關,由於,宋軍戰事不利,隨父退守代州。楊業.潘美.王冼等議事後,楊業在帳中悶悶不樂只是嘆息,於是招楊延玉楊延昭楊延浦等楊家弟子到帳中議事。楊業曰:“我等本是北漢降將,應謝我主不殺之恩,潘主帥不依我計行事,看來明日必有一場惡戰,兒等當全力殺敵。一謝皇恩。”於是他釋出軍令;延昭延訓為左路,延玉延浦為右路,楊業與七郎攻中路。於次日出代州抗擊契丹軍。   楊家子弟率軍出代州在城外與遼軍相遇,楊家將分左.中.右三路殺進,奮力抗敵。從已時戰到巳時,突然遼軍劇增,將楊家將三路人馬分而圍之,使其左右前後不得相顧,這時楊業發現敵情有變,於是發令左右兩路向外突圍,同時派七郎衝出重圍,前去陳家谷找主帥潘美,搬救兵求援。楊業且戰且退,戰至午時,當退至陳家谷時,餘部只剩下百十人,仍不見援兵,於是,楊業一死相抗最終全軍覆沒,楊業被虜絕食三日而亡。   延昭.延訓從左路殺出重圍,所剩無幾。延玉.延浦突右路殺出重圍,見父帥未突出重圍,於是,復又殺入敵陣,到陳家谷口,延玉不幸中箭身亡,四郎被絆馬索絆倒被俘,五郎延浦身受重傷逃至樹林僥倖逃脫。遼兵退去後五郎與延昭延訓相見,弟兄三人痛哭一場,遂將延玉的遺體掩埋。回營途中他們看到楊七郎被綁在花椒樹下亂箭穿心而死。五郎延浦心灰意冷仰天長嘆:我楊家將雖是北漢“降將”也不該遇此不公。說罷策馬而走,直奔五臺山而去。   延昭回到天波俯,在家中“詐死”假設靈堂,自己住在幕中由家人每天送飯,後被天官寇準發現請回家中。後人為楊家鳴不平,就將這一故事編成寇準背靴的戲劇在民間廣為流傳至今。 楊五郎並非到五臺山真的當和尚,而是在五臺山養好傷後就回家,與畲太君商議,將楊家後代全部帶上五臺山以闢奸臣的殘害,當時上山的有   十六位之多。因六郎在家中“詐死”,文廣等六郎之後要“守靈”不得走。被   寇準發現後也不能走。這也就是山西代縣楊家家譜中只有楊六郎(楊延昭)有後代的原因。其實這個家譜不是真實的家譜,是經過修改過的家譜流傳至今。因為,朝中的奸臣在不斷的加害楊家人,尤其是楊業一死餘太君害怕那些奸臣會變本加利的慘害楊家後代。所以,畲太君決定修改家譜,讓五郎將楊家第子帶上五臺山。 楊五郎帶領楊家子第上五臺山後,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楊延德。然後,將楊家棍.楊家刀.楊家三十六路梨花槍(畲家)等楊家傳統武術傳於楊家子弟。在此基礎上楊五郎還發展了其他的僧人也加入,也為五臺山培養了一批護院武僧。雖然史書對楊五郎的事績介紹很少,但是,楊五郎對楊家的貢獻是最大的。楊五郎是一位最神秘的人物,也是最具有爭義的人物,有人說:他怕死當和尚。這是沒有根據的,在幽州為救宋太宗他冒著了軍雨點般的疾箭,拼死把宋太宗救了出來,並一氣背了二十里。他難到說怕死嗎?宋真宗生遊玩打獵,到雁門關外打獵時被蕭太后包圍,差點掉性命,是楊五郎帶幾百僧兵拼死相救,才得以保住性命返回汴梁。宋真宗為此感激不盡,幾次犒賞都被五郎以出家人的身份回絕,宋真宗為答謝救命之恩頗費了一番心事。無奈,在楊五郎歸天后,朔了一尊鎦金銅像以   示再造金身,才了結了心願。   正是因為楊五郎在史書的記載很少,才使的五郎的傳說越傳越神,家譜裡也說五郎“削髮為僧成仙”。楊五郎的確在出家後很少活動,因為,他肩負著保護楊家後代的重任。在山東的雲梯關守將楊茂就是楊五郎的後代。當地的地方誌就有記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幸福感才是衡量成功的標準嗎?